一种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7323发布日期:2023-11-22 12:4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正极材料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


背景技术:

1、正极材料传统的包覆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干法包覆,一种为湿法包覆;干法包覆优点是方便快捷、能耗小,适用于广大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应用,但包覆效果欠佳,对高性能要求的正极材料不适用。

2、湿法包覆优点是包覆效果好,适用高精端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应用,可以实现固相与液相包覆,故名湿法包覆。

3、中国专利202121592637.6公开了一种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湿法包覆设备,包括罐体、罐体顶部外壁安装传动电机以及与传动电机相连并贯穿罐体内部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下方安装有螺旋搅拌桨,罐体为双层结构,罐体内层的内侧壁安装有挡板,可以缩短混合时间,同时让物料混合更加均匀,罐体内层和罐体外层之间形成有通道,通道内通加热介质,罐体的外层设置有加热介质出口和加热介质入口,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ph值调节进液管,添加剂管、温度探头和视镜,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放料口,放料口的管路与排浆料泵相连,排浆料泵的出口连接有膜过滤装置和除磁装置。

4、上述专利公开的湿法包覆装置仅仅公开了如何湿法混合包覆,并公开了混合后的固相与液相是一起从放料口的管路排出,过程中通过了膜过滤装置和除磁装置;也就是说上述专利并没有对湿法包覆后的固相与液相进行分离,需要额外的工序来进行固液分离工作,这样会导致正极材料的生产效率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的湿法包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正极材料的湿法包裹和固液分离是分开工序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包括包覆釜和溶剂收集釜,所述包覆釜与溶剂收集釜通过冷凝管连接,所述包覆釜上设置加热单元,所述包覆釜的釜底设置有环形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所述喷气管与外设的惰性气源连接。

4、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包覆釜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为伸入包覆釜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末端设置有刮板。

5、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竖直设置在包覆釜上,所述第一支管一端与包覆釜连接,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管的高侧与第一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低侧与第三支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竖直设置在溶剂收集釜上。

6、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三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冷凝器。

7、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溶剂收集釜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与外设的真空泵连接。

8、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溶剂收集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溶剂配置槽,所述溶剂配置槽通过管道与外设的多个不同溶剂的溶剂罐连接。

9、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溶剂配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包覆釜的顶部连接。

10、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包覆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1、在上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包覆釜上的夹套和设置在夹套内的电热丝。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通过加热使得液体汽化进入溶剂收集釜中回收,并且通过环形的喷气管喷出惰性气体快速带走加热中的液体,加快固液分离的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包括包覆釜和溶剂收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釜与溶剂收集釜通过冷凝管连接,所述包覆釜上设置加热单元,所述包覆釜的釜底设置有环形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所述喷气管与外设的惰性气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釜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为伸入包覆釜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末端设置有刮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竖直设置在包覆釜上,所述第一支管一端与包覆釜连接,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管的高侧与第一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低侧与第三支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竖直设置在溶剂收集釜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三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收集釜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与外设的真空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收集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溶剂配置槽,所述溶剂配置槽通过管道与外设的多个不同溶剂的溶剂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配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包覆釜的顶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包覆釜上的夹套和设置在夹套内的电热丝。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包括包覆釜和溶剂收集釜,所述包覆釜与溶剂收集釜通过冷凝管连接,所述包覆釜上设置加热单元,所述包覆釜的釜底设置有环形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所述喷气管与外设的惰性气源连接。本技术在正极材料湿法包覆系统中通过加热使得液体汽化进入溶剂收集釜中回收,并且通过环形的喷气管喷出惰性气体快速带走加热中的液体,加快固液分离的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邑柯,史镇洪,范江,张键鹏,原骏,万国江,简健明,马真,李宇东,司兰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