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3358发布日期:2023-07-25 14:2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泡花碱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1、采用湿法生产泡花碱的工艺为:将碱(纯碱或土碱)和沙配料后投入反应釜,向反应釜内通入加压的蒸汽反应后经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经压滤机压滤后进入调配罐,调配后的产品进入成品罐。

2、沉淀时一般采用静置过滤,其沉淀速度慢,效率低,生产周期长,而且在长时间静置之后其产生的沉淀不便被清理或者清除。为了提高泡花碱的生产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20992291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该装置利用电机、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等结构,利用泡花碱液体流动的方式,达到了高效过滤的效果。但是在过滤沉淀结束后,该装置的收集漏斗内还会残留一些泡花碱液体,需要工作人员再次对其进行分离处理,或者与固体杂质一起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包括过滤沉淀箱,所述过滤沉淀箱内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将工作腔分隔成呈上下布置的过滤室与接收室,所述工作腔内转动安装有与过滤网顶面滑动配合的刮件;所述过滤沉淀箱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室连通的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内转动安装有绞龙,所述过滤沉淀箱上安装有可驱动刮件、绞龙一起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接收室的底部安装有与接收室连通的出料口;所述过滤室的侧面内壁贯穿开设有排污口。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为圆锥形,且过滤网的尖端朝上布置。

3、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厚度从尖端向下逐渐变薄。

4、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过滤沉淀箱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刮件、绞龙之间设置有传动件。

5、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绞龙连接,所述刮件连接在连接杆的中段外壁。

6、优选地,所述刮件包括刮杆;所述刮杆位于过滤室内,所述刮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侧壁连接,所述刮杆的侧面始终与过滤网的锥形面滑动配合。

7、优选地,所述排污口的开口位于过滤网与过滤沉淀箱内壁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过滤沉淀箱、过滤网、绞龙、传动件与刮件,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对泡花碱液体进行过滤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通过绞龙控制进料的速度,通过刮件避免固体杂质均匀平铺而影响过滤的效果,确保沉淀分离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沉渣中泡花碱的残留,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沉淀箱(1),所述过滤沉淀箱(1)内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安装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可将工作腔分隔成呈上下布置的过滤室(3)与接收室(4),所述工作腔内转动安装有与过滤网(2)顶面滑动配合的刮件;所述过滤沉淀箱(1)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室(3)连通的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内转动安装有绞龙(5),所述过滤沉淀箱(1)上安装有可驱动刮件、绞龙(5)一起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接收室(4)的底部安装有与接收室(4)连通的出料口(9);所述过滤室(3)的侧面内壁贯穿开设有排污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为圆锥形,且过滤网(2)的尖端朝上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的厚度从尖端向下逐渐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安装在过滤沉淀箱(1)的底部,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与刮件、绞龙(5)之间设置有传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电机(7)的输出轴、绞龙(5)连接,所述刮件连接在连接杆(6)的中段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件包括刮杆(8);所述刮杆(8)位于过滤室(3)内,所述刮杆(8)的一端与连接杆(6)的侧壁连接,所述刮杆(8)的侧面始终与过滤网(2)的锥形面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10)的开口位于过滤网(2)与过滤沉淀箱(1)内壁的连接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花碱生产用沉淀装置,包括过滤沉淀箱,所述过滤沉淀箱内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将工作腔分隔成呈上下布置的过滤室与接收室,所述工作腔内转动安装有与过滤网顶面滑动配合的刮件;所述过滤沉淀箱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室连通的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内转动安装有绞龙。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过滤沉淀箱、过滤网、绞龙、传动件与刮件,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对泡花碱液体进行过滤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通过绞龙控制进料的速度,通过刮件避免固体杂质均匀平铺而影响过滤的效果,确保沉淀分离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沉渣中泡花碱的残留,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王兆胜,任自亮,王山坡,汪会宝,侯珊珊,王旭东,冷全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汇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