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7266发布日期:2023-11-17 22:3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尘,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


背景技术:

1、滤筒式除尘器为处理粉尘的设备,粉尘经管道收集由风机吸入除尘器,经过除尘器内部的滤芯过滤后,干净的气体排入大气,而过滤后的粉尘会落入接灰斗,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把接灰斗中的灰尘倒掉。目前大都采用抽屉式接灰斗,接灰斗安装于除尘器内部,所以在需要把除尘器收集的灰倒出来时,需要人工拆开接灰斗的门板,抽出灰斗,并在倒掉灰尘后,再装入灰斗,整个过程操作比较繁琐,耗时较长(约十分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包括除尘器本体,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底端侧设有集灰口,所述集灰口内设置有连通于除尘器本体的下料口,所述集灰口内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以下料口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轨道槽,且所述下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接灰斗,所述接灰斗的两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轮组,所述轮组设于轨道槽的内侧。

4、优选的,所述轮组包括连接在把手上的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所述第一槽轮设于第二槽轮的一侧。

5、优选的,所述接灰斗的底部四拐角处分别连接有滚轮。

6、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内圈侧设置有密封垫。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轮组进入到支撑板上的轨道槽内,使得人工手动按压把手后可促使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处于上下受力,防止接灰斗的下落,保证接灰斗受把手的作用力实现抬升,完成接灰斗与除尘器本体下料口的接触,利于过滤后的粉尘落入接灰斗中;且需要对灰尘清理时,则需人工向上抬动把手,以此在杠杆的作用力下,轮组可沿轨道槽下行并脱离轨道槽,利于人工将接灰斗拉出进行处理,此操作过程较为简便,耗时可缩短到三分钟,其清灰效率可提高百分之七十,有效提高清灰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包括除尘器本体(6),所述除尘器本体(6)的底端侧设有集灰口(7),所述集灰口(7)内设置有连通于除尘器本体(6)的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口(7)内设置有两个支撑板(5),且两个支撑板(5)以下料口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开设有轨道槽(8),且所述下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接灰斗(1),所述接灰斗(1)的两侧连接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轮组(4),所述轮组(4)设于轨道槽(8)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4)包括连接在把手(3)上的第一槽轮(41)和第二槽轮(42),所述第一槽轮(41)设于第二槽轮(4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斗(1)的底部四拐角处分别连接有滚轮(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的内圈侧设置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拆装的接灰斗,包括除尘器本体,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底端侧设有集灰口,所述集灰口内设置有连通于除尘器本体的下料口,所述集灰口内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以下料口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轨道槽。本技术通过轮组进入到支撑板上的轨道槽后,把手的按压促使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处于上下受力,防止接灰斗的下落,保证接灰斗与除尘器本体下料口的接触,利于过滤后的粉尘落入接灰斗中;且需要对灰尘清理时,则需人工向上抬动把手,以此在杠杆的作用力下,轮组可沿轨道槽下行并脱离轨道槽,利于人工将接灰斗拉出进行处理,此操作过程较为简便,有效提高清灰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语嫣,张海滨,王永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意瑞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