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725发布日期:2023-09-20 20: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蜂窝催化剂加工,具体为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


背景技术:

1、蜂窝催化剂在进行端面硬化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夹持固定,但现有的夹持机构稳定性不强,在对蜂窝催化剂进行蘸胶时,容易出现蜂窝催化剂滑动的情况,进而影响成品质量,且在蜂窝催化剂的端面在胶液浸没后,其表面以及蜂窝通道的内部容易残留多余的胶液,多余的胶液在凝固后容易影响成品质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夹持机构稳定性不强,在对蜂窝催化剂进行蘸胶时,容易出现蜂窝催化剂滑动的情况,进而影响成品质量,且在蜂窝催化剂的端面在胶液浸没后,其表面以及蜂窝通道的内部容易残留多余的胶液,多余的胶液在凝固后容易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吹风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通过升降组件使得固定板滑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支撑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包括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内部与固定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齿轮的表面通过传动组件使得夹持杆滑动,所述夹持杆的表面与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夹持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3、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中包括传动齿杆和限位块,所述传动齿杆的表面与限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杆的表面与转动齿轮的表面相啮合,所述传动齿杆的一端与夹持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吹风机构中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支撑板的内部,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折叠管,所述折叠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表面与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吹风管的表面设有控制组件。

5、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中包括控制气缸,所述控制气缸的一侧与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气缸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与吹风管的表面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中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一侧与工作台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的有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控制轮,所述控制轮的表面通过联动组件使得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工作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中包括联动轮,所述联动轮的内部与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的表面通过联动带与控制轮的表面传动连接。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通过转动转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两根传动齿杆同步往相对侧滑动,传动齿杆在限位块的内部开始滑动,传动齿杆的滑动带动夹持杆同步滑动,夹持杆在滑动槽的内表面开始滑动,夹持杆的滑动带动夹持板同步往相对侧滑动,以此实现对机械臂运输过来的蜂窝催化剂进行夹持固定,通过电机带动转动齿轮开始转动,使得两根夹持杆和两块夹持板同步往相对侧的开始滑动,以此实现对蜂窝催化剂的夹持固定,使得蜂窝催化剂后续蘸胶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避免出现滑动滑落的情况。

11、(2)、该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通过启动升降电机带动控制轮开始转动,控制轮的转动通过联动带带动两块联动轮同步开始转动,联动轮的转动带动两根螺纹杆开始转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固定板和蜂窝催化剂向下滑动,以此使得蜂窝催化剂端面浸没与工作台顶部放置的胶液箱的内部,再通过启动升降电机带动控制轮方向开始转动,使得蜂窝催化剂向上滑动,蜂窝催化剂离开胶液箱内部后静止控胶,最后通过控制气缸带动活塞杆和连接板同步滑动,连接板的滑动带动吹风管同步开始滑动,以此调整吹风管与蜂窝催化剂的距离,再启动风机,通过出风管、折叠管和吹风管对蜂窝催化剂的另一端进行吹风操作,将蜂窝催化剂表面和内部多余的胶液吹出,通过升降电机的带动下,使得蜂窝催化剂的蘸胶操作更加的简单便捷,同时通过风机的带动下,使得蜂窝催化剂表面和蜂窝通道中多余的胶液吹出,避免过量的胶液凝固,进而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设有吹风机构(4),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通过升降组件(5)使得固定板(6)滑动,所述固定板(6)的表面与支撑柱(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6)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7),所述固定板(6)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82)中包括传动齿杆(821)和限位块(822),所述传动齿杆(821)的表面与限位块(82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822)的一侧与固定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杆(821)的表面与转动齿轮(81)的表面相啮合,所述传动齿杆(821)的一端与夹持杆(83)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4)中包括风机(41),所述风机(41)的底部与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42),所述出风管(42)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支撑板(3)的内部,所述出风管(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折叠管(43),所述折叠管(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风管(44),所述吹风管(44)的表面与支撑板(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吹风管(44)的表面设有控制组件(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5)中包括控制气缸(451),所述控制气缸(451)的一侧与支撑板(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气缸(451)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452),所述活塞杆(4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53),所述连接板(453)的内部与吹风管(44)的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中包括升降电机(51),所述升降电机(51)的一侧与工作台(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的有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控制轮(52),所述控制轮(52)的表面通过联动组件(53)使得螺纹杆(54)转动,所述螺纹杆(54)的一端与工作台(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2)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4)的表面与固定板(6)的内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53)中包括联动轮(531),所述联动轮(531)的内部与螺纹杆(5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轮(531)的表面通过联动带(532)与控制轮(52)的表面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吹风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通过升降组件使得固定板滑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支撑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中包括转动齿轮,本技术涉及蜂窝催化剂加工技术领域。该蜂窝催化剂端面硬化蘸胶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转动齿轮开始转动,使得两根夹持杆和两块夹持板同步往相对侧的开始滑动,以此实现对蜂窝催化剂的夹持固定,使得蜂窝催化剂后续蘸胶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避免出现滑动滑落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辉,段天祥,代永强,李雷,霍京勋,刘大旭,高楠,芦冬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河(保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