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0873发布日期:2023-12-14 08: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胶,特别涉及一种混胶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粘棒时使用中间带有螺旋纹的点胶头,长度约220mm,a、b胶在流过螺旋纹或漏网型点胶头的过程中混合均匀,随之按设计好的轨迹点胶在料座上,以进行后续的压胶固化。但是由于a、b胶混合容易固化,为防止胶水在管内固化,影响后续出胶效果,故在待机情况下,会出现空出胶的情况,造成了胶水严重浪费;而且需要每隔一段时间便更换新的点胶头,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混胶装置,包括:

4、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

5、混胶容器,所述混胶容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混胶容器内设有混胶通道,所述混胶通道可清洗。

6、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混胶容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混胶通道和第二混胶通道,所述第一混胶通道和第二混胶通道围成所述混胶通道。

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可平面旋转错开。

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为对称结构。

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混胶通道和所述第二混胶通道均设有不粘胶涂层。

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混胶通道和第二混胶通道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若干个混胶单元和加速单元,所述混胶单元用于使胶水混合均匀,所述加速单元用于加快出胶速度。

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混胶单元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为斜线型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一斜线段和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向上弯曲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下端连通。

12、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斜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路的长度。

13、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加速单元包括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为斜线型支路,所述第四支路包括第二斜线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向下弯曲与所述第二斜线段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斜线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路的下端连通。

14、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斜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支路的长度。

15、综上,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16、一个转盘能够同时安装多个混胶容器,当粘棒持续进行时,则一直使用同一个混胶容器工作;当待机时长超过设定时间之后,转动转盘,使出胶口对上新的混胶容器,使用新的混胶容器进行工作;直到下次待机时长超过设定时间,继续转到下一个新的混胶容器;混胶容器可拆卸、混胶通道可清洗,使得混胶容器可反复使用,当转盘中的多个混胶容器全部被使用后,将各个混胶容器取下,清洗除胶,以待下次使用;转盘上放置新的混胶容器,重新开始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当粘棒工序待机时,每设定时间向点胶管内排胶,浪费了一定的时间;本申请解决了胶水在点胶头内固化需频繁更换点胶头的问题,进而避免了胶水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容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混胶通道和第二混胶通道,所述第一混胶通道和第二混胶通道围成所述混胶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可平面旋转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为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胶通道和所述第二混胶通道均设有不粘胶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胶通道和第二混胶通道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若干个混胶单元和加速单元,所述混胶单元用于使胶水混合均匀,所述加速单元用于加快出胶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单元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为斜线型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一斜线段和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向上弯曲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下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路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单元包括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为斜线型支路,所述第四支路包括第二斜线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向下弯曲与所述第二斜线段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斜线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路的下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支路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胶装置,包括转盘和混胶容器,转盘上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混胶容器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孔内,混胶容器内设有混胶通道,混胶通道可清洗,反复使用。本技术在粘棒持续进行时,可一直使用同一个混胶容器工作,当待机时长超过设定时间之后,转动转盘,使出胶口对上新的混胶容器,使用新的混胶容器进行工作;且混胶容器可拆卸、混胶通道可清洗,使得混胶容器可反复使用,解决了胶水在点胶头内固化需频繁更换点胶头的问题,进而避免了胶水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柴蓉,李建弘,李书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环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