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1386发布日期:2023-11-17 23:1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相关,具体为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1、温室效应是指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2、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同时各种生产设备在运行中均会产生二氧化碳烟气,因此需要借助捕捉装置对二氧化碳烟气进行吸收捕捉,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捕捉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3、目前市面上的捕捉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且无法将二氧化碳烟气进行均匀的曝气处理,使得气体无法进行全面稳定高效的捕捉吸收,影响了捕捉精度,同时目前市面上的捕捉装置不具备自清洁功能,无法保持稳定的捕捉性能,整体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捕捉部件,利用捕捉部件对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吸收,在工作台上表面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过滤部件,且过滤部件与捕捉部件对应连通,借助过滤部件实现对捕捉后的杂质进行过滤。

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捕捉部件包括顶端设有开口的吸收腔,在吸收腔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吸收腔底部连通安装有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端处安装有用于抽送的抽料泵,在密封盖顶部连通穿设有泄气管,在吸收腔内安装有曝气部,借助曝气部将二氧化碳气体均匀的输送至吸收腔内。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曝气部包括连通穿设在密封盖上的输送主管,在输送主管底部安装有输送腔,并在输送腔底部均匀连通分布有多个支管,在支管上通过法兰盘可拆固定有曝气管。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部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净化腔,在净化腔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输送管道尾部对应穿过顶盖延伸至净化腔内,所述净化腔底部连通安装有排放管道,且排放管道尾部对应延伸至吸收腔内,并在排放管道端处安装有用于抽料的的抽料泵,在净化腔内安装有过滤部。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部包括定位框架、滤布以及尾板,所述滤布装配在定位框架内,所述尾板一体安装在定位框架尾部,所述定位框架滑动穿过净化腔前端面延伸至其内,且尾板与净化腔侧壁贴合接触,所述尾板通过螺栓与净化腔侧壁可拆固定连接,利用滤布能够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拦截。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框架与净化腔内壁滑动贴合,并在净化腔内壁开设有与定位框架配套的滑道。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尾板侧壁安装有拉环,所述尾板与净化腔接触位置安装有密封垫。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捕捉部件,首先将二氧化碳烟气输送至吸收腔内,借助利用多个支管以及曝气管作用将二氧化碳烟气稳定的投送至吸收腔内与石灰水接触进行反应,保证了二氧化碳烟气与石灰水的稳定均匀接触,提升了捕捉精度,实现对二氧化碳烟气的吸收产生碳酸钙杂质沉淀。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过滤部件,石灰水与滤布接触实现拦截,同时过滤完成的石灰水经过排放管道循环输送至吸收腔内,保证了石灰水的洁净度,方便后续继续进行捕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对二氧化碳烟气的捕捉精度,避免反应产生的杂质对二氧化碳烟气的吸收造成干扰,且后续对滤布进行清理时,只需借助尾板即可将滤布抽离,后续拆卸维护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1)上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捕捉部件,利用捕捉部件对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吸收,在工作台(1)上表面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过滤部件,且过滤部件与捕捉部件对应连通,借助过滤部件实现对捕捉后的杂质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部件包括顶端设有开口的吸收腔(2),在吸收腔(2)顶部安装有密封盖(3),所述吸收腔(2)底部连通安装有输送管道(4),在输送管道(4)端处安装有用于抽送的抽料泵,在密封盖(3)顶部连通穿设有泄气管(5),在吸收腔(2)内安装有曝气部,借助曝气部将二氧化碳气体均匀的输送至吸收腔(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部包括连通穿设在密封盖(3)上的输送主管(6),在输送主管(6)底部安装有输送腔(7),并在输送腔(7)底部均匀连通分布有多个支管(8),在支管(8)上通过法兰盘可拆固定有曝气管(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净化腔(10),在净化腔(10)顶部安装有顶盖(11),所述输送管道(4)尾部对应穿过顶盖(11)延伸至净化腔(10)内,所述净化腔(10)底部连通安装有排放管道(12),且排放管道(12)尾部对应延伸至吸收腔(2)内,并在排放管道(12)端处安装有用于抽料的抽料泵,在净化腔(10)内安装有过滤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定位框架(13)、滤布(14)以及尾板(15),所述滤布(14)装配在定位框架(13)内,所述尾板(15)一体安装在定位框架(13)尾部,所述定位框架(13)滑动穿过净化腔(10)前端面延伸至其内,且尾板(15)与净化腔(10)侧壁贴合接触,所述尾板(15)通过螺栓与净化腔(10)侧壁可拆固定连接,利用滤布(14)能够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拦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13)与净化腔(10)内壁滑动贴合,并在净化腔(10)内壁开设有与定位框架(13)配套的滑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尾板(15)侧壁安装有拉环(16),所述尾板(15)与净化腔(10)接触位置安装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碳捕捉装置,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表面通过支架安装有捕捉部件,利用捕捉部件对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吸收,在工作台上表面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过滤部件,且过滤部件与捕捉部件对应连通,借助过滤部件实现对捕捉后的杂质进行过滤。本技术借助曝气部将二氧化碳烟气均匀的曝气在吸收腔内与石灰水接触反应,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碳烟气进行吸收净化,稳定性高,同时在吸收腔一侧增配有过滤部件,借助过滤部件能够实现对沉淀后的杂质进行回收过滤,保证石灰水的洁净度,后续对石灰水进行过滤后再次循环输送至吸收腔内,保证了对二氧化碳烟气的捕捉级精度,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张孟,陈冲,赵鑫慧,李雪雪,吴绵猛,刘晓,郭玉花,卢文卫,王文定,曹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减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