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8810发布日期:2023-08-14 02:0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用储水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


背景技术:

1、废水罐是用于废水存储的罐体,通常用于废水的临时存储,通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可使得废水进行沉淀,从而促使水体的分层,通过沉淀分层的方式可更好的对水体进行处理,减少水体后续的处理难度,但是现有的废水罐只单纯具有废水存储的作用,无法针对水体进入时产生的泡沫的清理的,从而使得水体在注入时,大量泡沫会溢出,影响水体的正常注入。

2、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解决了无法针对水体进入时产生的泡沫的清理的,从而使得水体在注入时,大量泡沫会溢出,影响水体的正常注入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包括罐体一和与罐体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罐体的罐体二,所述罐体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气管一和通气管二,罐体一的中部设置有注水管接口,且注水管接口的底端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注水管接口联通并伸入至罐体二内部底端处。

3、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一和通气管二规格相同,且通气管一和通气管二错位配置,通气管一的高度高于通气管二的高度,且通气管一与外部气源连接。

4、优选的,所述罐体二的内部设置有抑波浮板,抑波浮板为空心设计,抑波浮板套设在注水管的外部。

5、优选的,所述抑波浮板的表面开设有两组浮沫口,且两组所述浮沫口的表面蒙设有限制网。

6、优选的,所述注水管的底端与罐体二的内部底端之间留有间隙。

7、优选的,所述罐体一的顶部开设有两组清污管,两组清污管的分别对应两组限制网的开设位置。

8、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二设置在罐体二内部的一端伸入至罐体二内,起到对抑波浮板上升的阻碍作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罐体二、通气管一和通气管二的配合,通气管一的高度高于通气管二的高度,且通气管一与外部气源连接,外部气源开始供气后,气体通过通气管一进入至罐体二的内部,进入罐体二内部的气体再通过通气管二从罐体二的内部排出,形成气流,在气流作用下,罐体二内部的浮沫从通气管二内部排出,解决了无法针对水体进入时产生的泡沫的清理的,从而使得水体在注入时,大量泡沫会溢出,影响水体的正常注入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中,抑波浮板为空心设计,空心的设计则可以保证抑波浮板具有足够的浮力浮在水体的表面,抑波浮板套设在注水管的外部,注水管可辅助抑波浮板起到对抑波浮板的位置的限制作用,避免抑波浮板在风力的吹动下在罐体二的内部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包括罐体一(1)和与罐体一(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罐体的罐体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二(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气管一(3)和通气管二(4),罐体一(1)的中部设置有注水管接口(6),且注水管接口(6)的底端设置有注水管(5),注水管(5)与注水管接口(6)联通并伸入至罐体二(2)内部底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一(3)和通气管二(4)规格相同,且通气管一(3)和通气管二(4)错位配置,通气管一(3)的高度高于通气管二(4)的高度,且通气管一(3)与外部气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二(2)的内部设置有抑波浮板(8),抑波浮板(8)为空心设计,抑波浮板(8)套设在注水管(5)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抑波浮板(8)的表面开设有两组浮沫口(9),且两组所述浮沫口(9)的表面蒙设有限制网(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5)的底端与罐体二(2)的内部底端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一(1)的顶部开设有两组清污管(7),两组清污管(7)的分别对应两组限制网(10)的开设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二(4)设置在罐体二(2)内部的一端伸入至罐体二(2)内,起到对抑波浮板(8)上升的阻碍作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用储水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废水罐,包括罐体一和与罐体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罐体的罐体二,所述罐体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气管一和通气管二,罐体一的中部设置有注水管接口,且注水管接口的底端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注水管接口联通并伸入至罐体二内部底端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罐体二、通气管一和通气管二的配合,解决了无法针对水体进入时产生的泡沫的清理的,从而使得水体在注入时,大量泡沫会溢出,影响水体的正常注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吴哲,吴啸岐,迟海峰,刘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州泰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