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439发布日期:2023-10-28 15: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收集,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


背景技术:

1、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和资源化处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行业较为普遍的捕集方式是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化学吸收法在解吸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解吸温度为102-103.5℃,如果采用普通热源,会增加能耗。

2、目前的化学吸收法在解吸过程中,大部分采用普通热源,如市电加热、燃气三联供等方式,仍然产生碳排,存在能耗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能耗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

2、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包括吸收塔、解吸塔和太阳能集热系统,吸收塔包括吸收塔进气口和吸收塔出液口,吸收塔出液口连接换热器的第一进液口,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与解吸塔进液口连接,解吸塔出液口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储罐和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吸收塔进液口,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别连接解吸塔进水口和解吸塔出水口,解吸塔进水口和解吸塔出水口分别与解吸塔内部的换热竖管连接。

3、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能够释放吸收剂对二氧化碳进行吸附。

4、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吸收剂为乙醇胺。

5、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吸收塔还包括吸收塔出气口。

6、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

7、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二氧化碳储罐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8、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解吸塔出水口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四循环泵。

9、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解吸塔上安装有温度计。

10、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中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三循环泵连接热交换器。

11、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利用光热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通过循环水为富液解吸提供热源,减少碳排放,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解吸塔和太阳能集热系统,吸收塔包括吸收塔进气口和吸收塔出液口,吸收塔出液口连接换热器的第一进液口,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与解吸塔进液口连接,解吸塔出液口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储罐和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吸收塔进液口,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别连接解吸塔进水口和解吸塔出水口,解吸塔进水口和解吸塔出水口分别与解吸塔内部的换热竖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能够释放吸收剂对二氧化碳进行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为乙醇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还包括吸收塔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二氧化碳储罐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塔出水口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四循环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塔上安装有温度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三循环泵连接热交换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能耗的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本技术光热解吸二氧化碳的系统包括吸收塔、解吸塔和太阳能集热系统,吸收塔包括吸收塔进气口和吸收塔出液口,吸收塔出液口连接换热器的第一进液口,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与解吸塔进液口连接,解吸塔出液口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分别连接二氧化碳储罐和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吸收塔进液口,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别连接解吸塔进水口和解吸塔出水口,解吸塔进水口和解吸塔出水口分别与解吸塔内部的换热竖管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铁宇,蔡昊,毛祥,谢雨桐,郭蕙心,朱瑞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