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6216发布日期:2023-10-25 17:2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矿用机械设备,具体为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合是指使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物料相互混合,成分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均匀性的单元操作,现如今矿石生产中也需要将各种矿石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因此的设备矿石混合搅拌设备的存在显得更加重要。

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1821866585.5,公开了一种双向旋转的立式矿石混合搅拌设备,通过该混合搅拌设备,搅拌电机与混合罐体是分离的,利用轮盘带动混合罐体旋转,同时搅拌叶片与混合罐体作反向转动,使得混合罐体内的各种矿石物料在其反向转动的作用下成分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混合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且底部安装车轮后边安装把手方便对体积偏大的设备进行挪动。但是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仅通过搅拌叶片与混合罐体作反向转动不能保证矿石物料搅拌的均匀,由于在进行上料后,物料会产生堆积,导致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物料之间难以到达均匀混配的效果,导致混配均匀效果和效率较差,影响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具备混配均匀,下料缓冲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筒,所述混配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混配筒的内侧通过隔板分割为均匀下料腔和混合搅拌腔,所述均匀下料腔的内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均匀下料腔内侧的顶侧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下料机构与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右侧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混配筒的底侧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混配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上料斗。

5、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有储放仓、螺旋辊、副锥形齿轮和下料口,所述储放仓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旋辊,所述螺旋辊右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副锥形齿轮,所述下料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根固定柱。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料时,在螺旋辊的转动下带动两端的矿石物料进行移动,最终通过下料口进行均匀下料,从而在后期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频率下料。

7、优选的,所述储放仓的顶侧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上料斗的出料端与进料口相平行,所述下料机构和上料斗为一组,总设置有两组。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物料输出的过程中,在两组下料机构和上料斗为的作用下进行不同物料输入,从而进行等量同频率输出,从而提高整体混合过程中的均匀度。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二号电机和主锥形齿轮,所述主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二号电机驱动端的外侧,且所述主锥形齿轮与两组副锥形齿轮通过啮合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物料进行输送时,通过启动二号电机带动主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分别带动两组螺旋辊转动,此时通过螺旋辊带动物料输送至下料口进行下料。

11、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板、附耳、限位杆和限位柱,所述附耳分别以两个为一组,固定安装在缓冲板远离支座一端的前后两侧,且所述附耳与隔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柱固定安装在支座外侧的凹槽内侧。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下料的过程中,物料掉落在缓冲板的顶侧,此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缓冲板受到冲击进行下移,并在物料传输后恢复原位,从而降低下料过程中的冲击。

13、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一号搅拌辊、二号搅拌辊、螺纹柱、螺纹套和搅拌杆,所述螺纹柱固定安装在一号搅拌辊和二号搅拌辊之间,所述一号搅拌辊远离螺纹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螺纹套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柱的外侧,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进入混合搅拌腔的内侧后,通过启动一号电机带动搅拌机构进行运作,在一号搅拌辊和二号搅拌辊的作用下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同时在螺纹柱进行转动的同时,螺纹套在螺纹柱的外侧带动搅拌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加快物料混合效率。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二号电机带动主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分别带动两组螺旋辊转动,此时在螺旋辊的转动下带动两端的矿石物料进行移动,最终通过下料口进行均匀下料,从而在后期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频率下料,提高搅拌混合的均匀混配效果和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物料进入混合搅拌腔的内侧后,通过启动一号电机带动搅拌机构进行运作,在一号搅拌辊和二号搅拌辊的作用下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同时在螺纹柱进行转动的同时,螺纹套在螺纹柱的外侧带动搅拌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加快物料混合效率以及提高物料间的混配均匀度;

18、3、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下料的过程中,物料掉落在缓冲板的顶侧,此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缓冲板受到冲击进行下移,并在物料传输后恢复原位,从而降低下料过程中的冲击,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筒(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混配筒(1)的内侧通过隔板(2)分割为均匀下料腔(3)和混合搅拌腔(4),所述均匀下料腔(3)的内侧设置有下料机构(5),所述均匀下料腔(3)内侧的顶侧设置有传动组件(6),所述下料机构(5)与隔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支座(7),所述支座(7)的右侧设置有缓冲装置(8),所述混合搅拌腔(4)的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9),所述混配筒(1)的底侧设置有一号电机(10),所述混配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上料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有储放仓(501)、螺旋辊(502)、副锥形齿轮(503)和下料口(504),所述储放仓(501)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旋辊(502),所述螺旋辊(502)右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副锥形齿轮(503),所述下料口(50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根固定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仓(501)的顶侧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上料斗(11)的出料端与进料口相平行,所述下料机构(5)和上料斗(11)为一组,总设置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有二号电机(601)和主锥形齿轮(602),所述主锥形齿轮(602)固定安装在二号电机(601)驱动端的外侧,且所述主锥形齿轮(602)与两组副锥形齿轮(503)通过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8)包括有缓冲板(801)、附耳(802)、限位杆(803)和限位柱(804),所述附耳(802)分别以两个为一组,固定安装在缓冲板(801)远离支座(7)一端的前后两侧,且所述附耳(802)与隔板(2)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柱(804)固定安装在支座(7)外侧的凹槽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9)包括有一号搅拌辊(901)、二号搅拌辊(902)、螺纹柱(903)、螺纹套(904)和搅拌杆(905),所述螺纹柱(903)固定安装在一号搅拌辊(901)和二号搅拌辊(902)之间,所述一号搅拌辊(901)远离螺纹柱(9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10),所述螺纹套(904)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柱(903)的外侧,所述螺纹套(90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9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矿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石物料加工用混配装置,包括混配筒,所述混配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本技术通过启动二号电机带动主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分别带动两组螺旋辊转动,此时在螺旋辊的转动下带动两端的矿石物料进行移动,最终通过。下料口进行均匀下料,从而在后期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频率下料,提高搅拌混合的均匀混配效果和效率,物料进入混合搅拌腔的内侧后,通过启动一号电机带动搅拌机构进行运作,在一号搅拌辊和二号搅拌辊的作用下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同时在螺纹柱进行转动的同时,螺纹套在螺纹柱的外侧带动搅拌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加快物料混合效率以及提高物料间的混配均匀度。

技术研发人员:于翔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汇晶耐火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