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5009发布日期:2023-09-27 18:2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具体涉及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


背景技术:

1、简单来说,一次回收是将油罐车泄油时地下油罐排出的气体回收到车上罐拉回油库,就是气体油体转移;二次回收是将加油机加油时挥发的气体通过吸力泵吸回油罐,减少加油时产生的气体污染;然而通过前两次工作并没有彻底减少加油站可以避免的气体污染,其原因是因为油罐没有做到全密闭工作,在其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油罐还会通过气体压力阀排放油气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通过三次油气处理来避免油气进入空气中;

2、三次油气回收指在油品储存过程中,对储油罐内呼出的油气进行处理,其工作原理为储油罐内油气压力达到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启动条件,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启动,将油罐内的油气转化为液态回到集液罐或储油罐中,目前常见的油气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冷凝法和膜分流法等,其中冷凝法虽然分离速度快,但分离效果较差,而膜分流法通过多层渗透膜进行油气分离,虽然分离效果好,但是其分离所需时间较长;

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分离效果较好、分离效率较高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包括罐体、降温机构、渗透分离机构和控制器;

4、所述罐体的偏下端一体成型有用于和储油罐泄压管连通的进气管道,所述罐体的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出气管道,所述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回收机构;

5、所述降温机构安装在罐体的中部;

6、所述渗透分离机构安装在安装在罐体的偏上端;

7、所述控制器位于罐体的外侧,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

8、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油管,所述回收油管和罐体一体成型,所述回收油管的上端和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实现回收机构的连接安装,为该气液分离罐分离出的油的回收奠定基础。

9、作为优选,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螺旋蒸发管,所述螺旋蒸发管位于罐体的内部,所述螺旋蒸发管的两端均连通有连接管道,下端的连接管道贯穿罐体且和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固定在罐体的外侧,上端的连接管道贯穿罐体且和节流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出气口和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冷凝管相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实现降温机构的连接安装,保证降温机构的正常工作,实现对罐体内部的降温,保证该油气分离罐对油气的冷凝分离操作。

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道和罐体的连接处均采用胶封处理,实现对连接管道和罐体连接处的密封,避免该处可能出现的油气泄漏。

11、作为优选,所述渗透分离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和罐体的内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滤孔,所述滤芯的外侧设置有油气分离膜,实现渗透分离机构的连接安装,保证渗透分离机构的正常工作,保证该油气分离罐对油气的渗透分离操作。

12、作为优选,所述滤芯的内部通过连通孔和出气管道连通,保证油气分离后气体的正常排出。

13、作为优选,所述油气分离膜的层数为3-5层,所述油气分离膜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制成,减少传统渗透所采用的油气分离膜的层数,保证油气分离膜的油气分离性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通过降温机构和渗透分离机构配合使用,既可实现对油气的冷凝分离,又可实现对油气的渗透分离,不仅可提高传统冷凝分离的分离效果,又可通过减少传统渗透分离所使用的油气分离膜的层数,在保证渗透分离的前提下,减少渗透分离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16、具备回收机构,可实现对三次油气处理中分离出的油的回收,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降温机构(2)、渗透分离机构(3)和控制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6)包括回收油管(601),所述回收油管(601)和罐体(1)一体成型,所述回收油管(601)的上端和罐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油管(601)上设置有阀门(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2)包括螺旋蒸发管(204),所述螺旋蒸发管(204)位于罐体(1)的内部,所述螺旋蒸发管(204)的两端均连通有连接管道(203),下端的连接管道(203)贯穿罐体(1)且和压缩机(202)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202)固定在罐体(1)的外侧,上端的连接管道(203)贯穿罐体(1)且和节流阀(20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节流阀(205)的出气口和压缩机(202)的进气口通过冷凝管(201)相连通,所述压缩机(20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7)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203)和罐体(1)的连接处均采用胶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分离机构(3)包括安装座(301),所述安装座(301)的上端和罐体(1)的内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01)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305),所述安装座(301)的下端设置有滤芯(304),所述滤芯(304)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滤孔(303),所述滤芯(304)的外侧设置有油气分离膜(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304)的内部通过连通孔(305)和出气管道(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膜(302)的层数为3-5层,所述油气分离膜(302)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次油气处理气液分离罐,包括罐体、降温机构、渗透分离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罐体的偏下端一体成型有用于和储油罐泄压管连通的进气管道,所述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安装在罐体的中部;所述渗透分离机构安装在安装在罐体的偏上端;其优点在于:通过降温机构和渗透分离机构配合使用,既可实现对油气的冷凝分离,又可实现对油气的渗透分离,不仅可提高传统冷凝分离的分离效果,又可通过减少传统渗透分离所使用的油气分离膜的层数,在保证渗透分离的前提下,减少渗透分离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具备回收机构,可实现对三次油气处理中分离出的油的回收,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波,吴彬,王旗彬,张恩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沃虹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