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0684发布日期:2023-11-06 23:5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化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1、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2、公告号为cn201920377363.5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设于釜体上方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传动轴同轴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沿竖直方向伸入釜体中,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釜体上端开设有用于加料的进料口。

3、一般将液体物料加入反应釜内与其他物料反应时,采用直接从加料口倾倒的方式,这种加料方式会使局部的液体物料浓度过高,反应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上料更加均匀,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釜。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设于釜体上方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传动轴同轴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沿竖直方向伸入釜体中,所述第一搅拌轴伸入釜体内的部分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搅拌轴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防水轴承,所述釜体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伸入第一搅拌轴中,所述第一出料管通过第一防水轴承与第一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一出料口。

4、一般将液体物料加入反应釜内与其他物料反应时,采用直接从加料口倾倒的方式,这种加料方式会使局部的液体物料浓度过高,反应不可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物料经第一出料管从釜体底部流入中空的第一搅拌轴中,在从第一搅拌轴侧壁上的第一出料口流入釜体内与其他物料进行反应,同时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使物料从第一搅拌轴上转动的第一出料口流出,使物料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

5、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与第一搅拌轴垂直,所述第二出料管远离第一搅拌轴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二出料口。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物料经第一出料口流入第二出料管,再从第二出料管侧壁上的第二出料口流出,增加了出料的方向,使物料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

7、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同时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料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有水源,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料管连接有进料泵,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门。

8、一般的清理方法采用水枪对釜体内部进行清洗,难以清洗第一出料管以及第二出料管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打开进水阀门,水源将水经进水管依次输送至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最后从第二出料口流出,达到清理第一出料管以及第二出料管的目的,当需要上料时,关闭进水阀门以及打开进料阀门,进料泵将物料输送至釜体内部。

9、可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与第一搅拌轴垂直且位于进料管上方,所述搅拌盘边缘设有数根竖直设置且沿搅拌盘周向分布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沿第二搅拌轴周向分布的搅拌叶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第一搅拌轴带动搅拌盘转动,搅拌盘转动带动设于搅拌盘上的第二搅拌轴以第一搅拌轴为圆心进行圆周运动,第二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增大搅拌效果。

11、可选的,所述搅拌盘包括上搅拌盘以及下搅拌盘,所述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沿竖直方向向上穿过下搅拌盘与上搅拌盘转动连接,所述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

12、当搅拌轴搅动反应釜内物料时,飞溅的物料沾到驱动件,造成驱动件的腐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搅拌盘通过螺栓与下搅拌盘连接,驱动件设于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之间,使得飞溅的物料被下搅拌盘阻挡,减少物料与驱动件的接触,减缓驱动件的腐蚀。

13、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搅拌轴同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二搅拌轴同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搅拌轴转动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轴转动增加搅拌效果,使各物料间混合程度更加均匀。

15、可选的,所述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之间设有与上搅拌盘同轴的密封圈,所述主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均位于密封圈内部,所述第二搅拌轴与下搅拌盘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水轴承。

16、当搅拌轴搅动反应釜内物料时,飞溅的物料会从上搅拌盘和第下搅拌盘的缝隙中穿过从而接触齿轮,造成齿轮的腐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之间设置密封圈以及在第二搅拌轴与下搅拌盘的连接处设置防水轴承,将主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设置于密封圈内部,起到阻挡飞溅的物料的作用,减缓齿轮的腐蚀。

17、可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均匀开设有数个内螺纹孔,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搅拌叶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叶片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沿内螺纹孔方向取下搅拌叶片,并将新的搅拌叶片对准第二搅拌轴上的内螺纹孔,将搅拌叶片螺纹连接于第二搅拌轴上。

19、可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与第二出料管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设备在工作时,防止第二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与第二出料管发生碰撞导致设备的损坏。

21、可选的,所述釜体上端设有泄压阀。

22、当向釜体内进料时,会使釜体内压力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釜体内压力过大时,泄压阀会打开,使釜体的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液体物料经第一进料管以及第二进料管进入釜体内,增加各物料之间的混合程度;

25、2.第二搅拌轴不仅自身转动,也能以第一搅拌轴为圆心进行圆周运动,增加搅拌效果;

26、3.将传动件设于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之间,可以减缓传动件被腐蚀的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以及设于釜体(1)上方的搅拌电机(2),搅拌电机(2)的传动轴同轴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4),第一搅拌轴(14)沿竖直方向伸入釜体(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14)伸入釜体(1)内的部分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搅拌轴(14)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防水轴承(18),所述釜体(1)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出料管(17),所述第一出料管(17)伸入第一搅拌轴(14)中,所述第一出料管(17)通过第一防水轴承(18)与第一搅拌轴(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14)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一出料口(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3)处设有第二出料管(20),所述第二出料管(20)与第一搅拌轴(14)垂直,所述第二出料管(20)远离第一搅拌轴(14)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出料管(20)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二出料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17)同时连接有进水管(9)和进料管(7),所述进水管(9)连接有水源,所述进水管(9)上设置有进水阀门(10),所述进料管(7)连接有进料泵(5),所述进料管(7)上设有进料阀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14)上设有搅拌盘(11),所述搅拌盘(11)与第一搅拌轴(14)垂直且位于进料管(7)上方,所述搅拌盘(11)边缘设有数根竖直设置且沿搅拌盘(11)周向分布的第二搅拌轴(15),所述第二搅拌轴(15)上设有若干沿第二搅拌轴(15)周向分布的搅拌叶片(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盘(11)包括上搅拌盘(111)以及下搅拌盘(112),所述上搅拌盘(111)与下搅拌盘(1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15)沿竖直方向向上穿过下搅拌盘(112)与上搅拌盘(111)转动连接,所述上搅拌盘(111)与下搅拌盘(11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15)转动的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齿轮(21)以及传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1)与第一搅拌轴(14)同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2)与第二搅拌轴(15)同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1)与传动齿轮(22)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盘(111)与下搅拌盘(112)之间设有与上搅拌盘(111)同轴的密封圈(13),所述主动齿轮(21)以及传动齿轮(22)均位于密封圈(13)内部,所述第二搅拌轴(15)与下搅拌盘(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防水轴承(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15)上均匀开设有数个内螺纹孔,所述第二搅拌轴(15)通过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搅拌叶片(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15)上的搅拌叶片(19)与出料管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端设有泄压阀(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设于釜体上方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传动轴同轴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沿竖直方向伸入釜体中,所述第一搅拌轴伸入釜体内的部分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搅拌轴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防水轴承,所述釜体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伸入第一搅拌轴中,所述第一出料管通过第一防水轴承与第一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一出料口,本申请具有使釜体内各物料混合程度更加均匀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生,刘壮壮,吴朋钱,吴梓博,寇光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多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