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激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9590发布日期:2023-12-07 06:0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激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搅拌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激振结构。


背景技术:

1、粉末涂料具备较高的经济环保价值,市场应用广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与粘接颜料(如金属颜料)进行热粘接混合后使用,在物料粘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激振力实现对物料的均匀分散与混合。

2、激振力的实现是不平衡质量作为振动系统的振动源产生的周期性简谐振动,实际使用时在载体上设置弹簧,当激振力产生时载体在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周期性椭圆运动轨迹。

3、现有的激振结构由电机在驱动轴上设置有偏心块,电机转动时带动偏心块旋转产生激振力,随着长时间偏心块旋转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容易产生形变,造成偏心块转动的过程中不稳定,影响激振力产生的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激振结构造成电机的驱动轴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激振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三维激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包含驱动件、转轴、固定块与偏心块,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固定块为对称结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内,所述偏心块设置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上方。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通过联轴器带动带动转轴旋转,具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转轴穿过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承辅助转轴转动限位,当驱动件通过转轴带动偏心块旋转时,偏心块旋转产生激振力,此时通过固定块整体限位转轴旋转,转轴的长期旋转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形变,能够有效的保持驱动块过程的稳定性,保持相应的激振力效果,整体实用性强;

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的安装面与所述固定块的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的安装面与固定块的安装面相对设置,即可以作用于同一块安装载体上,分别处于对立的两个侧面,整体安装时方便,不需要借助其他载体结构进行连接安装,利用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能够加强固定块的整体支撑强度。

7、可选的,所述偏心块包含套设块与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套设块上,所述套设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套设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块与连接块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连接块安装于套设块上,便于根据需求的激振力效果选择适配重量或大小的连接块进行安装,过程调节方便。

9、可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周开设有第一键槽,所述套设块上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且第一紧固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键槽内;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套设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沉孔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沉孔内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键槽,使得第一紧固件能够抵接于第一键槽内,实现套设块固定于转轴上,利用第一连接孔与第二沉孔适配,使得第二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二沉孔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实现连接块固定于套设块上,整体结构安装于拆卸方便,便于过程调节维护。

11、可选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偏心块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轴承便于防护转轴上下不同高度位置,使得转轴整体旋转时更加稳定,利用防护盖套设于转轴上且位于第二轴承的上部,能够有效对第二轴承的防尘防护。

13、可选的,所述防护盖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台,防护盖的上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搅拌杆朝向所述限位台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台,使得搅拌杆上的限位槽能够与限位台适配卡接,搅拌杆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基础定位,不会产生明显的脱落或偏移,便于后续固定。

15、可选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搅拌杆的安装处开设有第二键槽,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键槽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置有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且第三紧固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键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键槽,使得第三紧固件与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后端部抵接于转轴上,实现搅拌的固定安装,结构稳固,便于过程安装与拆卸。

17、可选的,所述转轴的顶部端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搅拌杆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搅拌杆上,所述第四紧固件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板,便于从转轴的顶部实现对搅拌杆的辅助固定,当转轴在转轴的过程中,转轴带动搅拌杆旋转搅拌,搅拌杆因受到物料阻力,所以固定强度需求较高,利用该结构,能够有效加强搅拌杆的安装强度。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驱动件通过联轴器带动带动转轴旋转,具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转轴穿过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承辅助转轴转动限位,当驱动件通过转轴带动偏心块旋转时,偏心块旋转产生激振力,此时通过固定块整体限位转轴旋转,转轴的长期旋转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形变,能够有效的保持驱动块过程的稳定性,保持相应的激振力效果,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21、2.套设块与连接块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连接块安装于套设块上,便于根据需求的激振力效果选择适配重量或大小的连接块进行安装,过程调节方便;

22、3.利用限位台,使得搅拌杆上的限位槽能够与限位台适配卡接,搅拌杆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基础定位,不会产生明显的脱落或偏移,便于后续固定;

23、4.利用限位板,便于从转轴的顶部实现对搅拌杆的辅助固定,当转轴在转轴的过程中,转轴带动搅拌杆旋转搅拌,搅拌杆因受到物料阻力,所以固定强度需求较高,利用该结构,能够有效加强搅拌杆的安装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件(100)、转轴(200)、固定块(300)与偏心块(400),所述驱动件(100)的驱动端通过联轴器(110)连接有所述转轴(200),所述固定块(300)为对称结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310),所述转轴(200)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310)内,所述偏心块(400)设置于所述转轴(200)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10)的上方;所述驱动件(100)的安装面与所述固定块(300)的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块(300)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20);所述偏心块(400)包含套设块(410)与连接块(420),所述连接块(420)安装于所述套设块(410)上,所述套设块(410)套设于所述转轴(200)上,所述套设块(410)与所述连接块(420)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0)的外周开设有第一键槽(210),所述套设块(410)上开设有第一沉孔(411),所述第一沉孔(41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且第一紧固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键槽(210)内;所述连接块(420)上开设有第二沉孔(430),所述套设块(4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沉孔(430)适配的第一连接孔(440),所述第二沉孔(430)内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4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0)位于所述偏心块(400)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轴承(220),所述第二轴承(220)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盖(230),所述防护盖(230)套设于所述转轴(2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30)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台(231),防护盖(230)的上部设置有搅拌杆(240),所述搅拌杆(240)套设于所述转轴(200)上,且所述搅拌杆(240)朝向所述限位台(23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0)的顶部端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孔(260),所述转轴(200)位于所述搅拌杆(240)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270),所述限位板(270)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转轴(200)与所述搅拌杆(240)上,所述第四紧固件与所述第三连接孔(260)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搅拌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维激振结构,包含驱动件、转轴、固定块与偏心块,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固定块为对称结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内,所述偏心块设置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上方。基于此,本申请转轴的长期旋转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形变,能够有效的保持驱动块过程的稳定性,保持相应的激振力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余茂安,龚翔宇,郑晓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国丽静电粉末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