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1967发布日期:2024-01-26 22:5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具体为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

2、它是由二元羧酸和多元醇缩聚而成,最常用的二元羧酸是己二酸,最常用的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此外,一些特殊聚酯还用戊二醇、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等多元醇。由于可用的多元醇品种多,所以聚酯的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品种牌号也较多。为了得到端羟基聚酯,必须用过量的多元醇与二元羧酸反应。一般采用间歇法生产聚酯。其反应过程分为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两个阶段。生产装置大同小异,一般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包括缩合釜、分馏冷凝器、冷凝器、计量罐、真空系统、加热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

3、现有的聚氨酯生产设备的加热冷却系统,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且加热不均无法达到理想的加热效果,降低了加热效率,同时加热冷却分部进行,聚氨酯加热完成后,然后对聚氨酯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最后进行出料,增加了加热冷却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包括箱体、加热筒和出料管,所述箱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外周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多个加热器,所述隔热层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筒盖,所述箱体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传动轴a,所述传动轴a的一端贯穿箱体和筒盖并延伸至加热筒的内部,所述传动轴a延伸至加热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a,所述螺旋叶片a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加热筒的底端中部位于螺旋叶片a的正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料阀,所述加热筒的底端中部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过渡仓,所述过渡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箱体的底端位于过渡仓的另一侧连接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b的一端贯穿箱体和过渡仓并延伸至过渡仓的内部,所述传动轴b延伸至过渡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b,所述螺旋叶片b的一端通过传动轴b活动安装在过渡仓的内部,且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螺旋叶片b的另一端位于出料管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呈中空管状,所述出料管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上端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进水口的一端插接在水箱的上端一侧,所述出水口的上端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出水口的一端插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a相邻的叶片之间均设置有搅拌杆。

5、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温控器,所述箱体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

6、优选的,所述电机b、传动轴b、螺旋叶片b和出料管同轴设置。

7、优选的,所述温控器的输出端与加热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电机a和电机b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机a、传动轴a、螺旋叶片a和搅拌杆,通过电机a带动传动轴a旋转使螺旋叶片a在加热筒内部进行旋转,进而对加热筒内部的聚氨酯进行上下翻转,同时在搅拌杆的作用下对聚氨酯进行搅拌,使聚氨酯在加热筒内部受热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了聚氨酯的加热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温控器和控制面板对加热器进行设置并控制,不仅可通过温控器可改变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同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时间,便于加热系统的使用控制。

11、3、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筒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然后在通过螺旋输送的方式对聚氨酯进行输送,同时在出料管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和水泵对出料管输送冷却水,对出料管内部的聚氨酯紧凑型冷却,使聚氨酯在加热完成后即可出料,在出料的过程中即可对聚氨酯进行冷却,节省了冷却所用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聚氨酯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包括箱体(1)、加热筒(3)和出料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箱盖(2),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筒(3),所述加热筒(3)的外周侧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多个加热器(5),所述隔热层(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筒盖(6),所述箱体(1)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电机a(7),所述电机a(7)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传动轴a(8),所述传动轴a(8)的一端贯穿箱体(1)和筒盖(6)并延伸至加热筒(3)的内部,所述传动轴a(8)延伸至加热筒(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a(9),所述螺旋叶片a(9)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搅拌杆(10),所述加热筒(3)的底端中部位于螺旋叶片a(9)的正下方开设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的内部设置有料阀(14),所述加热筒(3)的底端中部位于出料口(13)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过渡仓(15),所述过渡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6),所述箱体(1)的底端位于过渡仓(15)的另一侧连接有电机b(17),所述电机b(17)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b(18),所述传动轴b(18)的一端贯穿箱体(1)和过渡仓(15)并延伸至过渡仓(15)的内部,所述传动轴b(18)延伸至过渡仓(1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b(19),所述螺旋叶片b(19)的一端通过传动轴b(18)活动安装在过渡仓(15)的内部,且位于出料口(13)的正下方,所述螺旋叶片b(19)的另一端位于出料管(1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6)呈中空管状,所述出料管(16)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20),所述出料管(16)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21),所述进水口(20)的上端插接有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远离进水口(20)的一端插接在水箱(25)的上端一侧,所述出水口(21)的上端插接有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远离出水口(21)的一端插接有水泵(24),所述水泵(24)的一端与水箱(2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a(9)相邻的叶片之间均设置有搅拌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温控器(11),所述箱体(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b(17)、传动轴b(18)、螺旋叶片b(19)和出料管(16)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11)的输出端与加热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2)的输出端与电机a(7)和电机b(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属于聚氨酯高效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加热筒和出料管,箱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箱盖,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筒,加热筒的外周侧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多个加热器,隔热层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筒盖,箱体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电机A,电机A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传动轴A。该技术实现了通过电机A带动传动轴A旋转使螺旋叶片A在加热筒内部进行旋转,进而对加热筒内部的聚氨酯进行上下翻转,同时在搅拌杆的作用下对聚氨酯进行搅拌,使聚氨酯在加热筒内部受热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了聚氨酯的加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一,陈侃,虞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首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