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

文档序号:35429381发布日期:2023-09-13 18:5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

本技术涉及岩石破碎,具体是指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1、沉积岩,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

2、沉积岩在地壳表层分布甚广,陆地面积的大约四分之3被沉积物(岩)所覆盖着,而海底的面积几乎全部被沉积物〔岩)所覆盖。

3、在进行沉积岩实验分析时需要对采集的沉积岩进行粉碎,沉积岩粉碎多采用岩石粉碎设备,通过粉碎轮粉碎后进行筛分取样,而在沉积岩粉碎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现有的粉碎设备在粉碎时降尘效果不好,仍会有较多的粉尘漂浮至外界影响工作环境,降尘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降尘效果好的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箱与粉碎轮,所述破碎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粉碎室与出料室,所述粉碎轮成对设置,且成对所述粉碎轮之间啮合设于粉碎室内,破碎箱下端四侧设有底座,出料室底端与外界连通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室内两侧壁均内凹设有滑槽,滑槽内连接设有气动锤,气动锤的活动端连接设有滤板,所述破碎箱顶端的中部设有开口,所述破碎箱顶端两侧对称连接设有竖板,两侧竖板的顶端连接设有喷淋降尘护板,所述粉碎室内顶部朝向粉碎轮方向连接设有气嘴,所述出料室顶部两侧与气嘴连通设有气管,气管中部连接设有抽气扇。

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喷淋降尘护板与气嘴、气管等组件配合对粉碎室与出料室内的漂浮粉尘同时进行降尘处理,有效减少扬尘外溢,提高降尘效果,从而减少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4、作为改进,所述破碎箱的外侧壁连接设有动力室,所述动力室内连接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端延伸至破碎箱内与任一粉碎轮的转轴端连接设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任一粉碎轮通过其啮合设置转动从而对石料进行粉碎。

5、作为改进,所述喷淋降尘护板截面为两端向上倾斜的弧形设置,所述喷淋降尘护板顶端的中部连接设有供水管,所述喷淋降尘护板的下端部均匀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本申请中弧形设置的端部方便物料进料使用。

6、作为改进,所述粉碎室内两侧位于粉碎室上部均铰接设有缓冲板,所述粉碎室内两侧壁位于缓冲板的下方连接设有阻尼柱,通过阻尼柱与缓冲板配合对物料缓冲,减少对内部器械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箱(1)与粉碎轮(2),所述破碎箱(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粉碎室(3)与出料室(4),所述粉碎轮(2)成对设置,且成对所述粉碎轮(2)之间啮合设于粉碎室(3)内,破碎箱(1)下端四侧设有底座(5),出料室(4)底端与外界连通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室(4)内两侧壁均内凹设有滑槽,滑槽内连接设有气动锤(12),气动锤(12)的活动端连接设有滤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顶端的中部设有开口,所述破碎箱(1)顶端两侧对称连接设有竖板(13),两侧竖板(13)的顶端连接设有喷淋降尘护板(7),所述粉碎室(3)内顶部朝向粉碎轮(2)方向连接设有气嘴(10),所述出料室(4)顶部两侧与气嘴(10)连通设有气管(8),气管(8)中部连接设有抽气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的外侧壁连接设有动力室(14),所述动力室(14)内连接设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旋转端延伸至破碎箱(1)内与任一粉碎轮(2)的转轴端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降尘护板(7)截面为两端向上倾斜的弧形设置,所述喷淋降尘护板(7)顶端的中部连接设有供水管,所述喷淋降尘护板(7)的下端部均匀设有若干雾化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室(3)内两侧位于粉碎室(3)上部均铰接设有缓冲板(16),所述粉碎室(3)内两侧壁位于缓冲板(16)的下方连接设有阻尼柱(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箱与粉碎轮,所述破碎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粉碎室与出料室,所述粉碎轮成对设置,且成对所述粉碎轮之间啮合设于粉碎室内,破碎箱下端四侧设有底座,出料室底端与外界连通设有出料口,所述破碎箱顶端的中部设有开口,所述破碎箱顶端两侧对称连接设有竖板,两侧竖板的顶端连接设有喷淋降尘护板,所述破碎箱内顶部朝向粉碎轮方向连接设有气嘴,所述出料室顶部两侧与气嘴连通设有气管,气管中部连接设有抽气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降尘效果好的一种沉积岩实验分析用破碎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容,王佳宝,黄江辉,赵鸿运,曾仕卿,黄霆昊,廖书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