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5538发布日期:2023-09-07 23: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磷铵法制氨水,尤其涉及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磷铵法制氨水工艺为:焦炉煤气中的大部分的h2s、nh3和co2等在洗涤装置被吸收,在脱酸蒸氨装置被解吸,以酸性汽的形式进入磷铵吸收塔。进入吸收塔后,酸性汽中的氨被磷酸溶液吸收,剩余的h2s和co2送往克劳斯装置。吸收了nh3的富液被送往解吸塔中,在水蒸气蒸馏作用下,解吸出氨气和水蒸气,经过冷却生成质量浓度为15-18%的氨水。产品氨水经过氨水中间槽,在氨水储槽中储存。此技术工艺,存在以下之不足,一是酸汽带入的灰尘、硫等杂质易在磷铵溶液中累积,造成吸收效果差。二是易在解析塔盘结晶硬化,堵塞浮阀,造成液泛,被迫停车清理,运行周期短,消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设有出液口、回汽口、回流口,出液口连接有循环管线、过滤管线,循环管线另一端连接回流口,过滤管线上安装有压滤机,过滤管线另一端连接有富液槽,富液槽设有排汽口、排污口、出料口,排汽口通过平衡管线连接回汽口,平衡管线上安装有排汽阀,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连接有排污阀,出料口通过富液管线连接脱酸器,脱酸器出液端通过脱酸管道连接解析塔给料泵。

3、进一步的,循环管线包括两台循环泵,两台循环泵并联在循环管线上,循环泵前后的循环管线上安装有循环阀。

4、进一步的,过滤管线还包括两台富液压滤泵,两台富液压滤泵并联在过滤管线上靠近吸收塔的一端。

5、进一步的,富液压滤泵与吸收塔之间的过滤管线上安装有过滤阀,富液压滤泵与压滤机之间的过滤管线上安装有入口调节阀。

6、进一步的,富液管线还包括贫富液换热器、富液泵,富液泵安装在富液管线靠近富液槽的一端,贫富液换热器安装在富液泵与脱酸器之间的富液管线上。

7、进一步的,富液管线通过切换阀与循环管线相连通,切换阀安装于富液泵与循环阀之间。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通过过滤管线对富液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压滤机过滤后的富液浊度减小,防止杂质在磷铵溶液中累积,从而提高解析塔的效率,使蒸汽用量减少了10%。

10、2.通过过滤管线对富液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有效解决了杂质在解析塔内盘结晶硬化,堵塞浮阀,造成液泛的问题,从而延长了解析塔运行的周期,解析塔的运行周期由原来的10天增加到90天。

11、3.富液中灰尘、硫等杂质的减少提高了吸收塔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杂质对磷酸吸收的影响,使磷酸消耗量降低了60%。



技术特征:

1.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设有出液口、回汽口、回流口,出液口连接有循环管线、过滤管线,循环管线另一端连接回流口,过滤管线上安装有压滤机,过滤管线另一端连接有富液槽,富液槽设有排汽口、排污口、出料口,排汽口通过平衡管线连接回汽口,平衡管线上安装有排汽阀,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连接有排污阀,出料口通过富液管线连接脱酸器,脱酸器出液端通过脱酸管道连接解析塔给料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线包括两台循环泵,两台循环泵并联在循环管线上,循环泵前后的循环管线上安装有循环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线还包括两台富液压滤泵,两台富液压滤泵并联在过滤管线上靠近吸收塔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压滤泵与吸收塔之间的过滤管线上安装有过滤阀,富液压滤泵与压滤机之间的过滤管线上安装有入口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管线还包括贫富液换热器、富液泵,富液泵安装在富液管线靠近富液槽的一端,贫富液换热器安装在富液泵与脱酸器之间的富液管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管线通过切换阀与循环管线相连通,切换阀安装于富液泵与循环阀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磷铵法制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铵法制氨水酸汽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设有出液口、回汽口、回流口,出液口连接有循环管线、过滤管线,循环管线另一端连接回流口,过滤管线上安装有压滤机,过滤管线另一端连接有富液槽,富液槽设有排汽口、排污口、出料口,排汽口通过平衡管线连接回汽口,平衡管线上安装有排汽阀,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连接有排污阀,出料口通过富液管线连接脱酸器,脱酸器出液端通过脱酸管道连接解析塔给料泵。通过过滤管线对富液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了解析塔的运行效率,延长了解析塔的运行周期,降低了吸收塔的磷酸消耗量。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法,韩世喜,冯金超,阮海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