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1966发布日期:2023-11-23 02:4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1、反应釜是一种综合反应容器,常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不同领域,对不同工艺过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这些反应步骤常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一道工艺流程结束后必须释放反应釜内的高温高压,从而产生废气,常称之为反应釜放空废气,由于其具有释放速率快、浓度高的特点,且其排放是间歇性的,这使得后续废气净化难度大。

2、很多企业仅通过吸附塔对尾气进行简单吸附就将尾气外排,尾气中的有害成分回收利用不高,且尾气温度没有降低;有些企业在吸附塔吸附前进行了冷凝预处理,但是冷凝器结构简单,对有害成分的冷凝效率较低,尾气处理不彻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废气进气管和储液罐,所述冷凝罐内设置有水平的、带多个通孔且中空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凝罐分隔为冷凝腔和集液腔,所述冷凝腔位于所述集液腔的上方,所述冷凝罐的罐体设置有中空夹层,所述隔板的中空腔体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所述冷凝罐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凝罐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冷凝罐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废气进气管与所述集液腔连通,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进液管、导气管和中间连接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储液罐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气源,所述中间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的顶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废气进气管连通。

4、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由偶数个螺旋单管串联而成,每个螺旋单管位于同一高度,且每个螺旋单管的中心线到所述冷凝罐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所有螺旋单管共用一冷凝管进水管和一冷凝管出水管。

5、优选的,所述冷凝腔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交错布置的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隔,每个所述挡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多个倒刺。

6、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所述倒刺均中空,且所述倒刺的中空腔体与所述倒刺所在的所述挡板的中空腔体连通,所述挡板的中空腔体还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

7、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多个中空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底端封闭,所述倾斜板的顶端与所述隔板的中空腔体连通。

8、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9、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倾斜板之间。

10、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冷凝罐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冷凝罐的顶部。

1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好。储液罐用于存储能够与废气中有毒/腐蚀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和稀释反应的气体和/或液体,通过将储液罐中的气体通入废气进气管中,一方面及时有效的对气体中的有毒/腐蚀性物质进行去除和稀释,提高了冷凝装置的气体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废气进气管中的废气与经中间连接管通入的气体混合,降低了进入冷凝腔中的气体的温度,进一步提升了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通过在冷凝罐中设置中空夹层、在隔板中设置中空腔体、使倾斜板中空、使挡板和倒刺中空,结合冷凝管对废气形成了多重冷凝的效果,提供了废气的冷凝效率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罐、废气进气管和储液罐,所述冷凝罐内设置有水平的、带多个通孔且中空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凝罐分隔为冷凝腔和集液腔,所述冷凝腔位于所述集液腔的上方,所述冷凝罐的罐体设置有中空夹层,所述隔板的中空腔体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所述冷凝罐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凝罐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冷凝罐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废气进气管与所述集液腔连通,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进液管、导气管和中间连接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储液罐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气源,所述中间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的顶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废气进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由偶数个螺旋单管串联而成,每个螺旋单管位于同一高度,且每个螺旋单管的中心线到所述冷凝罐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所有螺旋单管共用一冷凝管进水管和一冷凝管出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两个交错布置的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隔,每个所述挡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多个倒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倒刺均中空,且所述倒刺的中空腔体与所述倒刺所在的所述挡板的中空腔体连通,所述挡板的中空腔体还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多个中空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底端封闭,所述倾斜板的顶端与所述隔板的中空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倾斜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冷凝罐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冷凝罐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废气进气管和储液罐,冷凝罐内设置有水平的、带多个通孔且中空的隔板,隔板将冷凝罐分隔为冷凝腔和集液腔,冷凝腔位于集液腔的上方,冷凝罐的罐体设置有中空夹层,隔板的中空腔体与中空夹层连通,冷凝罐上设置有分别与中空夹层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凝罐的底端设置有与集液腔连通的出液管,冷凝罐的顶端设置有与冷凝腔连通的出气管,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管;废气进气管与集液腔连通,储液罐上设置有进液管、导气管和中间连接管,导气管一端伸入储液罐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气源,中间连接管一端与储液罐的顶端连通、另一端与废气进气管连通。本技术的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军,郭婧,薛伟,郭佳乐,武鑫,周玉县,潘胜军,侯甦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