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1255发布日期:2023-10-28 20:1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熔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熔胶,尤其涉及一种热熔胶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热熔胶是一种可塑型的粘合剂。在室温环境下,热熔胶是不具有粘性的。当需要使用热熔胶进行粘合时,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只有达到一特定温度,热熔胶才会具有粘性,以提供粘接力。

2、传统加热热熔胶时,通常采用电阻式加热棒,加热棒通电后发热、从而将热量间接传递到热熔胶上,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由于在加热过程中,约50%左右的热量都会散发至空气中,因此通过加热棒加热热熔胶,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加热棒的热量散发,使得加热所需电量较大,能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加热棒加热热熔胶的生产效率低、能源利用率低,提供一种热熔胶加热装置,生产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胶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金属件、电磁线圈和加热电源;待加热的热熔胶与所述金属件接触连接,所述金属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为所述热熔胶的接触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金属件的轴向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所述电磁线圈环绕设置在所述金属件的外侧,所述加热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线圈,所述加热电源用于输出高频交流电;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金属件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抵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源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能够拆卸的相连接,所述升降单元用于升高或者降低所述金属件。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丝杆套,所述丝杆套包括丝杆段和抵接段,所述丝杆段能够转动与所述传动丝杆相连接,所述抵接段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能够拆卸的相连接,所述抵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端面沿轴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限位杆,所述丝杆段的筒壁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抵接所述限位槽。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轴线与所述传动丝杆的轴线垂直。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段的筒壁设有多个弹性卡接件,多个所述弹性卡接件均沿所述抵接段的径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弹性卡接件设置为环状分布,所述弹性卡接件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侧壁设置有适配所述卡接凸块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金属件的径向凹陷。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内嵌在所述电磁线圈内。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筒靠近所述金属件的一端设置有适配所述金属件的通孔。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筒远离所述金属件的一端设置为封闭式结构。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筒远离所述金属件的一端设置为非封闭式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在进行加热时,加热电源输出高频交流电至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磁感线,磁感线穿过金属件、产生热量并加热金属件及热熔胶;温度传感器检测金属件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调节高频交流电的频率、以实现温度控制。整个装置的加热单元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磁加热热熔胶,预热时间相较于电阻式加热缩短2/3,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确保生产效率和后续粘合质量。同时设置温度控制单元实时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进一步节省能耗。金属件第一凹陷部的结构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更贴近金属件的中心,从而测量更精确的加热温度,测量精确、保证生产效率和控制能耗;同时,能够提供限位作用以配合其它零部件,保证热熔胶的加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能够拆卸的相连接,所述升降单元用于升高或者降低所述金属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限位杆,所述丝杆段的筒壁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抵接所述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轴线与所述传动丝杆的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筒壁设有多个弹性卡接件,多个所述弹性卡接件均沿所述抵接段的径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弹性卡接件设置为环状分布,所述弹性卡接件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侧壁设置有适配所述卡接凸块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金属件的径向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内嵌在所述电磁线圈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筒靠近所述金属件的一端设置有适配所述金属件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筒远离所述金属件的一端设置为封闭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熔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筒远离所述金属件的一端设置为非封闭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熔胶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加热单元包括金属件、电磁线圈和加热电源;待加热的热熔胶与金属件接触连接,金属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置为热熔胶的接触面,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沿金属件轴向朝向第一表面凹陷;电磁线圈环绕设置在金属件外侧,加热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电磁线圈,加热电源用于输出高频交流电;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件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凹陷部相抵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电源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该热熔胶加热装置生产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刘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