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9556发布日期:2023-11-17 15:4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排渣泵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逐渐完善。大部分工业设备都配备有排污系统,其中,渣水系统可以将含渣的水排出。在实际的渣水排出工作中,通常是将渣水通过排渣泵管道排到分配槽仓壁上,然后再排到外部。而含渣的水直接以很高的流速作用在管道出口的分配槽仓壁上,对仓壁造成极大的磨损,不仅仅常规钢板难以承受,使用耐磨材料仍然不能解决,设备寿命难以满足现场安全生产,检修维护成本高,大量人力物力浪费。

2、因此,传统的渣水排出装置存在成本较高和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

2、一种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设置在排渣泵出口管道管口位置处,包括: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分配槽、分散面板、挂钩、脱水仓;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与排渣泵出口管道管口连接,且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设置在所述分配槽顶部;所述分散面板设置在所述分配槽内部正对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位置处,且通过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分配槽内部的顶板上;所述分散面板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用于过滤渣水;所述脱水仓设置在所述分配槽末端。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面板的形状为矩形,且所述分散面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的尺寸。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钩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分散面板的四个顶点处。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面板的长度为280mm-320mm,宽度为280mm-320mm。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水仓一侧设置有连接管,用于排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面板、所述挂钩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面板与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400mm。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的形状为矩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的长度为28mm-32mm,宽度为28mm-32mm。

11、上述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通过在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下方设置分散面板,可以控制渣水排出的初速度,尺寸大于过滤孔的渣被第一时间降低初速,且可以通过分散面板被过滤,极大的减弱了对分配槽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减少大量人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设置在排渣泵出口管道管口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分配槽、分散面板、挂钩、脱水仓;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与排渣泵出口管道管口连接,且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设置在所述分配槽顶部;所述分散面板设置在所述分配槽内部正对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位置处,且通过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分配槽内部的顶板上;所述分散面板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用于过滤渣水;所述脱水仓设置在所述分配槽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面板的形状为矩形,且所述分散面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分散面板的四个顶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面板的长度为280mm-320mm,宽度为280mm-3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仓一侧设置有连接管,用于排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面板、所述挂钩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面板与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的形状为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的长度为28mm-32mm,宽度为28mm-3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渣泵管道分散装置,包括: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分配槽、分散面板、挂钩、脱水仓;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与排渣泵出口管道管口连接,且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设置在所述分配槽顶部;所述分散面板设置在所述分配槽内部正对所述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位置处,且通过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分配槽内部的顶板上;所述分散面板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用于过滤渣水;所述脱水仓设置在所述分配槽末端。通过在排渣泵出口管道连接口下方设置分散面板,可以控制渣水排出的初速度,尺寸大于过滤孔的渣被第一时间降低初速,且可以通过分散面板被过滤,极大的减弱了对分配槽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明辉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