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5308发布日期:2023-11-17 22:1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


背景技术:

1、喷淋塔是废弃处理中的一种洗涤塔,主要去除空气中的有机废气,常常会被用在处理电镀废气、酸洗盐酸废气、硫化氢废气、二氧化氯废气、涂装车间废气、涂装线废气等各种酸性或碱性有机废气。对于酸性气体,通常采用喷淋碱性液体的方式进行吸收固定,而碱性气体(如nh3、ph3、n2h4等)则采用喷淋酸性液体的方式进行吸收固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所处理的废气中除了这些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外,还有一些不能被吸收的有机废气,且这些有机废气不仅不能被吸收液吸收,还容易随着酸碱中和放热过程而挥发,无法实现深度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通过在靠近塔体底部连接内侧装填臭氧催化剂的外循环槽,并将该外循环槽连接臭氧机,同时在塔顶出口处设置紫外光源和由光触媒vocs催化剂分子筛组成的透气层,对无法被吸收液体吸收的有机废气进行氧化分解,解决了现有喷淋塔无法对有机废气深度处理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包括塔体,塔体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储液池、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区、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区、透气层、紫外光源、塔顶盖,在塔顶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塔体底部设有供有害废气通入的进气口;

6、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所述储液池用于容纳吸收液体;所述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分别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管路连接到储液池,将储液池中的吸收液体输送到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并通过喷头以水雾形式喷洒在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上;

7、所述透气层由筛网装填光触媒vocs催化剂分子筛所组成,紫外光源向透气层投射紫外光;所述储液池连接一个内侧装填臭氧催化剂的外循环槽,外循环槽连接臭氧机。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多面空心球填料分别堆积在格栅板上;多面空心球填料的直径为25-40mm。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紫外光源的波长为254nm。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连接所述喷头的管路经过一个冷却系统,利用冷却系统对吸收液体进行冷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个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槽和补水泵,用于向所述塔体内补充水量。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个补药装置,所述补药装置包括储药槽和补药泵;所述储液池内设有ph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液池中吸收液体的ph,并根据ph自动添加药剂和补充水量。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储液池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当储液池中吸收液体超出体量时从溢流口流出;所述溢流口连接浓缩结晶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塔体外部设有多个观察取样孔。观察取样孔设置在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位置,至少一个观察取样孔对应透气层。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塔体材质为frp材质制成,具有防腐耐酸耐碱的特点;所述喷头喷射角度为120°。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外循环槽通过循环管路和循环泵与塔体内部的储液池循环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外循环槽水平横置格栅网,所述臭氧催化剂位于格栅网下方,循环泵位于格栅网上方以防止臭氧催化剂进入到储液池,臭氧催化剂进入到储液池容易堵塞连接喷头的管路,也容易堵塞第一填料层下方导致气体流动阻力大。

18、(三)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塔底部的储液池连接内侧装填臭氧催化剂的外循环槽,外循环槽连接臭氧机,在塔顶的排气口下方设置紫外光源的方式,实现对有机废气中的vocs进行有效分解和无害化处理。从储液池逸出的臭氧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在光触媒vocs催化剂分子筛的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有机废气的无害化率。光触媒vocs催化剂分子筛对有机气体分子还有吸附作用,使有机气体分子被滞留在分子筛上,延长了紫外光和臭氧自由基的作用时长,进一步提升了有机废气的无害化率。优选地,为了减少臭氧的浪费,可控制臭氧机间歇性工作。

20、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冷却系统,利用冷却系统对吸收液体进行冷却,可减少因酸碱中和反应放热导致的吸收液体温度升高进而导致有害气体分子挥发的问题,例如氨气被酸液吸收后,若温度升高仍可能再次逸出。通过冷却系统维持吸收液体的低温,从而减少气体分子挥发和从排气口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储液池、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区、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区、透气层、紫外光源、塔顶盖,在塔顶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塔体底部设有供有害废气通入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多面空心球填料分别堆积在格栅板上;多面空心球填料的直径为25-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源的波长为254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喷头的管路经过一个冷却系统,利用冷却系统对吸收液体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槽和补水泵,用于向所述塔体内补充水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补药装置,所述补药装置包括储药槽和补药泵;所述储液池内设有ph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液池中吸收液体的ph,并根据ph自动添加药剂和补充水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当储液池中吸收液体超出体量时从溢流口流出;所述溢流口连接浓缩结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槽通过循环管路和循环泵与塔体内部的储液池循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槽水平横置格栅网,所述臭氧催化剂位于格栅网下方,循环泵位于格栅网上方以防止臭氧催化剂进入到储液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度处理有机废气的反应塔,包括塔体,塔体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储液池、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区、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区、透气层、紫外光源、塔顶盖,在塔顶盖上设有排气口;塔体底部设有通入有机废气的进气口。在储液池连接一个内侧装填臭氧催化剂的外循环槽,外循环槽连接臭氧机。第一、第二填料层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第一喷淋区和第二喷淋区分别设有管路和喷头,可将储液池中吸收液体通过喷头以水雾形式向下喷洒到填料层上;透气层由筛网装填光触媒VOCs催化剂分子筛所组成;紫外光源向透气层投射紫外光。本技术联合臭氧氧化和紫外分解方式对有机废气进行深度无害化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司新朝,林子厚,杨立明,蒋云飞,周柳,马亮,张志霞,张庆斌,唐建哲,杨兵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先河正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