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2478发布日期:2023-11-22 23:4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过滤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1、空气滤清器即是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的装置。活塞式机械,如内燃机、往复压缩机等工作时,如果吸入空气中含有灰尘等杂质就将加剧零件的磨损,所以必须装有空气滤清器。如轨道交通的制动系统而言,其同样需要空气滤清器的配合工作,因为制动系统同样需要相应的供能装置,如活塞式机械一样,都需要对通过的空气进行过滤,以避免损坏其内部零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同种类空气滤清器,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在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其制动系统中的设备使用空气滤清器时,与汽车等别无二致,皆是采用通用的空气滤清器进行空气过滤,但是对于空气滤清器本身而言,仍然具有可以改进的方面,其中市面上通用的空气滤清器,多是方框状的或是直筒状,其内部仅是填充单一的滤材进行过滤,过滤效果仍需要提高;

3、传统的空气过滤器仅是通过端盖上的气孔进气过滤,进气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对于大型的轨道交通而言,进气量不足是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其进气部没有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滤清器内过滤处理;

4、最后,传统的滤清器仅仅是单面过滤,或者单滤材过滤,空气通过滤材进入另一侧,此过程中空气接触滤材的面积有限,那就导致被吸附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有限,导致过滤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通过设置骨架、上锥形滤芯、下锥形滤芯、环形滤材、进气滤芯,解决了改善传统滤清器单一过滤、传统滤清器进气量不足且进气部位没有任何阻隔处理、以及滤清器的过滤面积恒定,无法在有效空间内增加过滤面积的问题,实现多重过滤、进气量大及过滤面积大的良好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外保护壳、进气罩和骨架,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固定有骨架、以及位于骨架外侧的外保护壳,所述骨架外周侧的中部套设有环形滤材,所述环形滤材上方的骨架外周套设有上锥形滤芯,所述环形滤材下方的骨架外周套设有下锥形滤芯;

4、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固定骨架形成整个滤清器的主体部分,配合位于骨架外侧的外保护壳进行保护内部相关滤材;在进行过滤时,空气从上端盖进入,经过上锥形滤芯内层过滤、外层导出,再经过环形滤材二次过滤,再进入下锥形滤芯外层过滤、穿出内层导出;实现多重过滤,有效的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等,其次,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的锥形设计,使得空气在经过时与滤芯的接触面积更大,配合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表面的折纹结构,将经过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的空气导流并过滤,顺着斜面导流,使空气能接触更多面积的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改变传统滤清器的单一固定形式过滤;

5、所述外保护壳包覆于环形滤材、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外侧;外保护壳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滤材不受外力压迫等,保障内部过滤的正常进行;

6、所述上端盖的上端旋接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置有进气滤芯;

7、进气滤芯作为进气部分的进气过滤防护使用,对外部的空气进行最初级的过滤处理,使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滤材部分使用时间增加,进气滤芯作为直接裸露在外界的进气处理使用,提供一个预处理的工序;而进气罩则是配合进气滤芯的安装使用。

8、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内部皆贯穿式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且通气孔以骨架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相互背离的一端皆固定有螺纹接头;

9、利用螺纹接头的设置,可连接需要进气的设备,多个通气孔的设计,用于输送输出空气,且增大了进气量。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罩的顶部封闭、周侧开设有贯穿的进气口,且进气罩下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进气罩通过内螺纹旋接于上端盖上的螺纹接头外;

11、其中上端盖上的螺纹接头旋接进气罩,先将进气滤芯置于上端盖上的螺纹接头内侧,再旋入进气罩完成安装。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滤芯位于上端盖上方并置于进气罩内,进气滤芯封堵上端盖内的通气孔和进气罩内的进气口;在外部气体进入时,先通过进气罩的进气口进入,进入进气滤芯内被过滤,再从进气滤芯底部导出,通过上端盖内的通气孔进入,再进行后续过滤。

13、进一步地,所述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以骨架的横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呈相互对称设置,且上锥形滤芯为倒锥形。

14、进一步地,所述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的最大内径等于环形滤材的半径、等于外保护壳的内部半径。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骨架、上锥形滤芯、下锥形滤芯、环形滤材、进气滤芯,解决了改善传统滤清器单一过滤的问题,实现多重过滤;在进行过滤时,空气从上端盖进入,经过上锥形滤芯内层过滤、外层导出,再经过环形滤材二次过滤,再进入下锥形滤芯外层过滤、穿出内层导出;实现多重过滤,有效的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等,过滤效果更好。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罩、进气滤芯,解决了传统滤清器进气量不足且进气部位没有任何阻隔处理的问题;在外部气体进入时,先通过进气罩的进气口进入,进入进气滤芯内被过滤,再从进气滤芯底部导出,提供一个预处理的工序,对外部的空气进行最初级的过滤处理,使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滤材部分使用时间增加,增加进气的空气洁净程度。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骨架、上锥形滤芯、下锥形滤芯、环形滤材、进气滤芯,解决了滤清器的过滤面积恒定,无法在有效空间内增加过滤面积的问题;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的锥形设计,使得空气在经过时与滤芯的接触面积更大,配合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表面的折纹结构,将经过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的空气导流并过滤,顺着斜面导流,使空气能接触更多面积的上锥形滤芯和下锥形滤芯,从而增大过滤面积,增加过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外保护壳(3)、进气罩(4)和骨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1)和下端盖(2)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固定有骨架(6)、以及位于骨架(6)外侧的外保护壳(3),所述骨架(6)外周侧的中部套设有环形滤材(602),所述环形滤材(602)上方的骨架(6)外周套设有上锥形滤芯(601),所述环形滤材(602)下方的骨架(6)外周套设有下锥形滤芯(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1)和下端盖(2)的内部皆贯穿式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102),且通气孔(102)以骨架(6)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上端盖(1)和下端盖(2)相互背离的一端皆固定有螺纹接头(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4)的顶部封闭、周侧开设有贯穿的进气口(401),且进气罩(4)下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402),且进气罩(4)通过内螺纹(402)旋接于上端盖(1)上的螺纹接头(10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滤芯(5)位于上端盖(1)上方并置于进气罩(4)内,进气滤芯(5)封堵上端盖(1)内的通气孔(102)和进气罩(4)内的进气口(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滤芯(601)和下锥形滤芯(603)以骨架(6)的横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呈相互对称设置,且上锥形滤芯(601)为倒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滤芯(601)和下锥形滤芯(603)的最大内径等于环形滤材(602)的半径、等于外保护壳(3)的内部半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系统空气滤清器,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外保护壳、进气罩和骨架,上端盖和下端盖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固定有骨架、以及位于骨架外侧的外保护壳,骨架外周侧的中部套设有环形滤材,环形滤材上方的骨架外周套设有上锥形滤芯,环形滤材下方的骨架外周套设有下锥形滤芯;上端盖的上端旋接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置有进气滤芯。本技术通过设置骨架、上锥形滤芯、下锥形滤芯、环形滤材、进气滤芯,解决了改善传统滤清器单一过滤、传统滤清器进气量不足且进气部位没有任何阻隔处理、以及滤清器的过滤面积恒定,无法在有效空间内增加过滤面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岳希君,范乃武,琚子博,范玉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中岳滤清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