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9616发布日期:2023-11-17 19: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磨煤机,具体为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


背景技术:

1、中速磨煤机通常使用叶轮装置来进行煤粉的磨炼和空气的混合,煤粉和空气在进入叶轮装置后,将由叶轮快速旋转,并在旋转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撞击和碾磨,从而将煤粉磨成更细的粒度,并与空气混合均匀,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使得机器产生的煤粉更加细腻,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效率。

2、现有的中速磨煤机在研磨过程中会有煤矿石或大块杂物等无法研磨的物体通过叶轮之间的间隙,并对其进行收集,而这些煤矿石或大块杂物在通过间隙的过程中,由于煤矿石或大块杂物通过叶轮之间的间隙,导致通过热风机产生的风力在通过相邻两个叶轮之间的间隙时,风量减少,从而影响煤粉向上吹拂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通过利用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八字形通道设计,能够在煤矿石或大块杂物在通过相邻两个叶轮之间的间隙的过程中,补充向上吹风力,从而提高对煤粉的吹风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包括用于研磨煤炭的磨盘和用于送风的轮环和叶片,其中轮环固定装配于磨盘外围,所述叶片的内部设置有:

3、进风口,开设在所述叶片底端;

4、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叶片顶端,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一条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通道相连通;

5、凸条,设置于所述八字形通道的两侧,并沿所述八字形通道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通过等间距设置的所述凸条沿八字形通道的高度方向呈波浪形结构分布;

6、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位置处的八字形通道内部,并通过所述加强筋对八字形通道两侧进行支撑。

7、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

8、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处固定设置有通孔板。

9、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位置处的加强筋数量大于出风口位置处的加强筋数量。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首先,由于对叶片的中心位置处进行了开通槽的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片的强度,因此利用加强筋的设计,从而提高在开通槽后提高对叶片的强度,同时由于进风处的面积大于出风处的面积,从而导致进风处的叶片侧壁较薄,出风处的叶片侧壁相比于进风处的叶片侧壁较厚,因此通过在进风处固定加强筋数量大于出风处固定加强筋数量,从而能够达到进风处的叶片强度与出风处的叶片强度相对一致,从而提高开槽后叶片的整体强度。

12、其次,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一条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通道相连通,使得进风口处的进风量大,出风口处的出风量小,从而空气进入进风口后经过八字形通道时,能够对进入八字形通道内的空气相对进行加压,从而使空气从出风口处吹出时的流速加快,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利用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八字形通道设计,能够在煤矿石或大块杂物在通过相邻两个叶轮之间的间隙的过程中,补充向上吹风力,从而提高对煤粉的吹风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包括用于研磨煤炭的磨盘(1)和用于送风的轮环(2)和叶片(3),其中轮环(2)固定装配于磨盘(1)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的内部设置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2)的面积小于所述进风口(31)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2)处固定设置有通孔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1)位置处的加强筋(34)数量大于出风口(32)位置处的加强筋(34)数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速磨煤机用叶轮装置,涉及磨煤机技术领域,包括用于研磨煤炭的磨盘和用于送风的轮环和叶片,其中轮环固定装配于磨盘外围,叶片的内部设置有:进风口,开设在叶片底端;出风口,开设在叶片顶端,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一条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八字形通道相连通;凸条,设置于八字形通道的两侧,通过等间距设置的凸条沿八字形通道的高度方向呈波浪形结构分布;加强筋,固定连接于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位置处的八字形通道内部。本技术通过利用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八字形通道设计,能够在煤矿石或大块杂物在通过相邻两个叶轮之间的间隙的过程中,补充向上吹风力,从而提高对煤粉的吹风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皮艳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冶矿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