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8457发布日期:2023-12-14 07: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滤机,特别涉及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


背景技术:

1、压滤机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现有的压滤机,一般包括板框式的滤室,板框式的滤室有一块平板滤板和一块中空的铝框组成,滤布固定在板框上。压滤时,将滤板挤压在一起,将通入的固液混合物压成泥饼,液体排出,从而实现固液的分离。经检索:授权公布号为cn210874265u的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包括有压滤机本体和设置在压滤机本体内的滤板;所述压滤机本体包括有滤框和推板;所述压滤机本体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有自动卸渣装置;所述滤板两侧边缘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滤框两侧设置有用于滑移架移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滤框下方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的集液池;所述集液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集液池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集渣车;所述集渣车活动收放在滤框下方。

2、然而上述中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还存在有不足之处,虽然可对滤出的溶液进行收集,但在卸渣时,滤渣中依然含有溶液,没有设置滤液机构,使得滤渣的含水量依然较大,不利于后期对滤渣进行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具有滤液机构,可把滤渣中的溶液滤出,以便减小滤渣的含水量,利于后期对滤渣进行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压滤机体与渣斗,所述压滤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集液池,所述集液池的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抽水泵,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套设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渣斗的两侧,右侧的滑轨与滑板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渣斗内固定连接有滤液网,左侧的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与渣斗之间设置有敲打振动滤液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滤机体,在压滤初期的滤出的大量溶液直接进入流入集液池内,而不通过集渣槽排出,有效减少了由于引流较慢而导致的溶液溢流情况,通过法兰,可对下一溶液处理设备连通,通过抽水泵的设置,可把集液池内收集一段后的溶液,抽出排放至下一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减少了溶液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右侧的滑轨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右侧的滑板的顶部开设有锁槽,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顶部内壁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板,所述锁板活动卡接在锁槽内,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滤逐渐结束,开始进行卸料前,拉动拉杆,拉杆带动了移动板与锁板的上移缩回凹槽内,进而不妨碍把将渣斗与两个滑板向后推入,此时渣斗正好位于压滤机体的下方,用以收集滤渣,松开拉杆,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锁板下移并卡接在锁槽内对渣斗进行固定,便于渣斗稳定的收集滤渣,当滤液接收,在关闭驱动电机,向上拉动拉杆,使得锁板上移脱离锁槽,此时即可把渣斗拉出对滤渣进行处理。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的顶端延伸至滑轨的上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拉动拉杆与移动板。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滑动套设在凹槽内,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拉杆的外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移动板与复位弹簧进行导向,使其移动更加平稳。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敲打振动滤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罩体后侧内壁上的驱动电机与固定连接在罩体一侧内壁上的两个横弹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两个横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移板,所述横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与扇形齿轮相啮合,所述横移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杆,多个撞击杆的一端均活动抵接在渣斗的一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液网的设置,可滤出滤渣中的溶液,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了扇形齿轮的转动,扇形齿轮带动了齿板、横移板与撞击杆的左移,当扇形齿轮不与齿板啮合时,在横弹簧的弹力下,撞击杆右移复位并对渣斗进行敲打,使得渣斗形成振动,进而可快速高效的把滤渣给滤出流入下方的集液池内,进而有效减小了滤渣的含水量,利于后期对滤渣进行处理。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移板与齿板均滑动套设在罩体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横移板与齿板进行导向,使其移动更加平滑顺畅。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左侧的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撞击杆分别滑动套设在对应的通孔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撞击杆进行导向,使其移动更加稳定顺畅。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水泵固定连接在右侧的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法兰。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抽水泵与下一处理设备连通。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滤机体,在压滤初期的滤出的大量溶液直接进入流入集液池内,而不通过集渣槽排出,有效减少了由于引流较慢而导致的溶液溢流情况,通过抽水泵的设置,可把集液池内收集一段后的溶液,抽出排放至下一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减少了溶液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0、2、本实用新型当压滤逐渐结束,开始进行卸料前,拉动拉杆,拉杆带动了移动板与锁板的上移缩回凹槽内,进而不妨碍把将渣斗与两个滑板向后推入,此时渣斗正好位于压滤机体的下方,用以收集滤渣,松开拉杆,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锁板下移并卡接在锁槽内对渣斗进行固定,便于渣斗稳定的收集滤渣,当滤液结束,在关闭驱动电机,向上拉动拉杆,使得锁板上移脱离锁槽,此时即可把渣斗拉出对滤渣进行处理。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滤液网的设置,可滤出滤渣中的溶液,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了扇形齿轮的转动,扇形齿轮带动了齿板、横移板与撞击杆的左移,当扇形齿轮不与齿板啮合时,在横弹簧的弹力下,撞击杆右移复位并对渣斗进行敲打,使得渣斗形成振动,进而可快速高效的把滤渣给滤出流入下方的集液池内,进而有效减小了滤渣的含水量,利于后期对滤渣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机体(2)与渣斗(6),所述压滤机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集液池(7),所述集液池(7)的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抽水泵(8),两个支撑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滑轨(4)内滑动套设有滑板(5),两个滑板(5)分别固定连接在渣斗(6)的两侧,右侧的滑轨(4)与滑板(5)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渣斗(6)内固定连接有滤液网(17),左侧的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体(3),所述罩体(3)与渣斗(6)之间设置有敲打振动滤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滑轨(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4),右侧的滑板(5)的顶部开设有锁槽(13),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14)顶部内壁上的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板(11),所述锁板(11)活动卡接在锁槽(13)内,所述移动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6)的顶端延伸至滑轨(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2)滑动套设在凹槽(14)内,所述复位弹簧(15)套接于拉杆(16)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打振动滤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罩体(3)后侧内壁上的驱动电机(20)与固定连接在罩体(3)一侧内壁上的两个横弹簧(19),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21),两个横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移板(18),所述横移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22),所述齿板(22)与扇形齿轮(21)相啮合,所述横移板(1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杆(10),多个撞击杆(10)的一端均活动抵接在渣斗(6)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板(18)与齿板(22)均滑动套设在罩体(3)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撞击杆(10)分别滑动套设在对应的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8)固定连接在右侧的支撑板(1)的一侧,所述抽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法兰(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压滤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密闭式自动压滤机渣斗集液装置,包括压滤机体与渣斗,所述压滤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集液池,所述集液池的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抽水泵,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套设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渣斗的两侧,右侧的滑轨与滑板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滤液网与敲打振动滤液组件的设置,可快速高效的把滤渣给滤出流入下方的集液池内,进而有效减小了滤渣的含水量,利于后期对滤渣进行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唐双,何威,章平,曾庆国,李娟,鲁继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