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0179发布日期:2024-02-20 21:1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米处理领域内的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米机或抛光机都是进行大米加工处理的设备。如图3所示,大米通过投喂,从进料口中进入米机或抛光机进行处理。由于原料倒入进料口中流量不能恒定,时大时小,会影响设备对大米的处理,并且流量过大来不及处理,进而造成设备电流过大而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采用了加装三块喂料板,通过伺服电机调节转速,大米从上落下,与旋转的喂料板接触,由旋转的喂料板将大米输送到进料口中,伺服电机采样米机或抛光机的工作电流判断设备是否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从而调节伺服电机转速,使得喂料量较为均匀,避免米机或抛光机超负荷或者低负荷工作,从而使得设备运行较为稳定。但是,由于转速在改变时前后依旧存在时差,使得入料的均匀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能够确保喂料的均匀性,从而确保米机或抛光机运行的稳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均料机构,均料机构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伺服电机相连,均料机构的正下方配套有出料斗,出料斗与进料口相连通。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大米原料从外壳的顶部开口处落入其中,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均料机构转动,从而将大米原料均匀送进出料斗,并最终由出料斗送进进料口,进入米机或者抛光机中进行处理,能够确保喂料的均匀性,从而确保米机或抛光机运行的稳定。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均料机构包括滚筒,滚筒轴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滚筒的外表面加工有若干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相互间隔设置并且在滚筒上横向排布。

5、这样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间隔设置在滚筒外周,处于滚筒上部的相邻的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能够临时存储落下的大米原料,当滚筒转动后,原本处于上部的几排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旋转到滚筒下部,则存储的大米原料落进出料斗中,从而使得落下的大米原料能够通过暂时存储与两种储料结构中来提升落料的均匀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单一储料结构包括若干大储料槽,混合储料结构包括若干大储料槽和小储料槽,混合储料结构中的小储料槽设置在两端,混合储料结构的大储料槽与相邻单一储料结构的大储料槽相互错位设置。

7、这样单一储料结构的一排大储料槽与混合储料结构的大储料仓错位设置,从而使得原料落下时,可以通过相互错位的设置来达到存储等量的原料,从而达到落料均匀的目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大储料槽和小储料槽均加工为变径结构,上部面积大,底部面积小。

9、这样开口大,底端小的结构,可以更好地收集落下的原料,也便于原料从其中落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的容积相等。

11、这样相邻的储料结构存储的大米原料的量才能更加接近,从而确保落下时进料更均匀。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大储料槽和小储料槽可以是四棱台形;这样加工更简单,也更便于计算容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顶部开口,外壳内设置有均料机构,均料机构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伺服电机相连,均料机构的正下方配套有出料斗,出料斗与进料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大储料槽和小储料槽均加工为变径结构,上部面积大,底部面积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一储料结构和混合储料结构的容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大储料槽和小储料槽可以是四棱台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大米喂料领域内的一种米机、抛光机喂料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均料机构,均料机构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伺服电机相连,均料机构的正下方配套有出料斗,出料斗与进料口相连通;这样大米原料从外壳的顶部开口处落入其中,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均料机构转动,从而将大米原料均匀送进出料斗,并最终由出料斗送进进料口,进入米机或者抛光机中进行处理,能够确保喂料的均匀性,从而确保米机或抛光机运行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潘登,陈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东弘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