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7772发布日期:2023-11-17 17: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1、砂磨机又称珠磨机,主要用于化工液体产品的湿法研磨,适应性最广、最为先进、效率最高的研磨设备,研磨腔最为狭窄,拨杆间隙最小,研磨能量最密集,配合高性能的冷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物料连续加工连续出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砂磨机主要由机体、磨筒、分散器、底阀、电机和送料泵组成,进料的快慢由阀门控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现有的砂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碳化硅陶瓷内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磨损,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导致设备的损坏,而现有的研磨机往往采用一体式架构,碳化硅陶瓷内衬的更换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捷拆装碳化硅陶瓷内衬,解决陶瓷内衬拆装困难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支架,所述机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机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底座支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机箱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钢圈,所述机箱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送料口,所述密封钢圈的端面设置有研磨筒体,所述研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碳化硅陶瓷内圈。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研磨筒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轨相啮合,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研磨筒体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压强表,所述研磨筒体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延伸至研磨筒体的内部。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底座支架、机箱、滑轨、安装台、滑轮、握把、研磨筒体、压强表、密封钢圈、出料口、碳化硅陶瓷内圈相配合,对原料进行研磨和对研磨设备进行密封处理,同时方便其进行拆卸。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研磨筒体的内部侧壁开有啮合槽,所述研磨筒体的内部左端面镶嵌连接有分离器,所述研磨筒体的内部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柱,所述碳化硅陶瓷内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啮合钢块,所述啮合钢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啮合橡胶套,所述啮合橡胶套与啮合槽相啮合,所述分离器延伸至碳化硅陶瓷内圈的内部,所述分离器与碳化硅陶瓷内圈的啮合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套,所述橡胶缓冲柱的另一端与碳化硅陶瓷内圈的侧壁相搭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研磨筒体、啮合槽、碳化硅陶瓷内圈、啮合橡胶套、分离器、橡胶缓冲柱、啮合钢块、密封胶套相配合,将碳化硅陶瓷内圈固定在研磨筒体的内部方便其进行拿取拆卸。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研磨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钢圈,所述固定钢圈的侧壁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栓围绕研磨筒体的轴心处均匀排列,所述研磨筒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研磨筒体、固定钢圈、螺栓、橡胶密封圈相配合,将研磨筒体与机箱相密封固定。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钢圈的侧壁开有螺栓啮合槽,所述密封钢圈的侧壁开有橡胶密封圈啮合槽,所述螺栓啮合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栓啮合槽围绕密封钢圈的轴心处均匀排列,所述密封钢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密封钢圈的轴心处延伸有传动棒,所述传动棒延伸至研磨筒体的内部,所述传动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分散圆盘杆,所述密封钢圈的内部设置有扩散漏斗,所述扩散漏斗位于机箱的内部端口与送料口相连接,所述扩散漏斗的另一端延伸至研磨筒体的内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密封钢圈、传动棒、螺栓啮合槽、滤网、扩散漏斗、送料口、橡胶密封圈啮合槽相配合,为研磨提供动力源,同时将原料输送到研磨筒体的内部,同时提供固定块。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采用研磨筒体、啮合钢块、出料口、啮合橡胶套、啮合槽、橡胶缓冲柱、分离器相配合,通过啮合钢块与啮合槽的啮合将碳化硅陶瓷内圈固定在研磨筒体的内部,啮合橡胶套为啮合钢块与啮合槽的啮合提供缓冲以及摩擦力,橡胶缓冲柱为碳化硅陶瓷内圈提供水平的推力避免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异动,分散圆盘杆通过啮合钢块对内部的原料进行研磨后从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后通过出料口排出设备内部,啮合的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复杂固定结构,当工人需要对碳化硅陶瓷内圈进行更换或者维修的时候,只需要将碳化硅陶瓷内圈沿啮合槽抽出即可进行更换。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采用底座支架、滑轨、安装台、滑轮、握把、固定钢圈、螺栓、密封钢圈、螺栓啮合槽、滤网、橡胶密封圈啮合槽、之间的配合,首先通过握把使滑轮沿着滑轨进行滑动至固定钢圈与密封钢圈相贴合,使得橡胶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圈啮合槽相啮合,后转动螺栓使螺栓与螺栓啮合槽相啮合,将研磨筒体与机箱相固定连接,滤网避免灰尘过多的传入机箱的内部,影响设备的运转,橡胶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圈啮合槽相啮合避免灰尘从连接的缝隙处流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包括机箱(2),所述机箱(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支架(1),所述机箱(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机箱(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6),所述机箱(2)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钢圈(13),所述机箱(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送料口(3),所述密封钢圈(13)的端面设置有研磨筒体(10),所述研磨筒体(10)的内部设置有碳化硅陶瓷内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体(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台(7),所述安装台(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轮(8),所述滑轮(8)与滑轨(6)相啮合,所述安装台(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握把(9),所述研磨筒体(1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压强表(11),所述研磨筒体(1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4),所述出料口(14)延伸至研磨筒体(1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体(10)的内部侧壁开有啮合槽(15),所述研磨筒体(10)的内部左端面镶嵌连接有分离器(18),所述研磨筒体(10)的内部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柱(19),所述碳化硅陶瓷内圈(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啮合钢块(26),所述啮合钢块(2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啮合橡胶套(17),所述啮合橡胶套(17)与啮合槽(15)相啮合,所述分离器(18)延伸至碳化硅陶瓷内圈(16)的内部,所述分离器(18)与碳化硅陶瓷内圈(16)的啮合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套(27),所述橡胶缓冲柱(19)的另一端与碳化硅陶瓷内圈(16)的侧壁相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体(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钢圈(20),所述固定钢圈(20)的侧壁活动连接有螺栓(21),所述螺栓(2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栓(21)围绕研磨筒体(10)的轴心处均匀排列,所述研磨筒体(10)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钢圈(13)的侧壁开有螺栓啮合槽(23),所述密封钢圈(13)的侧壁开有橡胶密封圈啮合槽(29),所述螺栓啮合槽(2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栓啮合槽(23)围绕密封钢圈(13)的轴心处均匀排列,所述密封钢圈(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24),所述密封钢圈(13)的轴心处延伸有传动棒(22),所述传动棒(22)延伸至研磨筒体(10)的内部,所述传动棒(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分散圆盘杆(25),所述密封钢圈(13)的内部设置有扩散漏斗(12),所述扩散漏斗(12)位于机箱(2)的内部端口与送料口(3)相连接,所述扩散漏斗(12)的另一端延伸至研磨筒体(10)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内衬固定密封装置,涉及特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支架,所述机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机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机箱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钢圈,所述机箱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送料口,所述密封钢圈的端面设置有研磨筒体,所述研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碳化硅陶瓷内圈。本技术通过握把使滑轮沿着滑轨进行滑动至固定钢圈与密封钢圈相贴合,使得橡胶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圈啮合槽相啮合,后转动螺栓使螺栓与螺栓啮合槽相啮合,将研磨筒体与机箱相固定连接,橡胶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圈啮合槽相啮合避免灰尘从连接的缝隙处流出。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飞,王世昌,郭丁娜,王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六方碳化硅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