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4795发布日期:2024-02-07 12:0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1、在含氟废水处理领域中,通常会用到沉淀池,将污水中的泥沙等物质沉淀下来,目前多采用增大沉淀池面积,使得沉淀池内污水流速减缓以促进泥沙等物质沉淀的作用,这样沉淀池占地面积大。也有一些采用斜管的方式促进泥沙等物质沉淀的方式,目前的斜管沉淀主要为进水在斜管内上升,通过斜管对污水的阻碍效果,使得泥沙等杂质上升速度减缓,直至下落。

2、目前的斜管沉淀通常将污水从沉淀池的侧面下部进入,这样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容易收到污水的流动而再次漂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管沉淀池,解决了沉淀容易收到污水的流动而再次漂浮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斜管沉淀池,包括中空的池体和位于池体内的斜管排,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中空的池体左右侧壁上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池体的下表面右侧下凹形成聚沙槽,所述池体的内腔左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内部左右侧分隔为进液暂留仓和沉淀仓,所述进液口与进液暂留仓连通,所述斜管排设置在隔板右侧壁与池体内腔右侧壁之间。

5、优选的,所述斜管排包括均匀排布的多个单元斜管,所述单元斜管的下端为进口、上端为出口。

6、优选的,所述斜管排的下侧设置有粗过滤板,所述粗过滤板连接在隔板右侧壁与池体内腔右侧壁之间,所述粗过滤板上开设有过滤孔。

7、优选的,所述过滤孔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状。

8、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向下延伸至聚沙槽内,所述斜管排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抽吸管穿过的通过槽,所述抽吸管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泥口,所述抽吸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抽吸管的下侧,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传送绞龙叶片。

9、(三)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管沉淀池,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污水通过左上侧的进液口进入,且通过隔板将进水和右侧的污水隔离开,污水从左上侧进入达到池体内部下侧时向上漫延经过斜管排,污水受到斜管排的作用,使得污水中含有的泥沙等物质减速并沉淀下来,集中在聚沙槽内,由于聚沙槽的位置相对较低,在上侧水流动时,不易带动聚沙槽内的沉淀大范围的悬浮流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斜管沉淀池,包括中空的池体(1)和位于池体(1)内的斜管排(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中空的池体(1)左右侧壁上部的进液口(2)和出液口(3),所述池体(1)的下表面右侧下凹形成聚沙槽(5),所述池体(1)的内腔左侧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池体(1)内部左右侧分隔为进液暂留仓和沉淀仓,所述进液口(2)与进液暂留仓连通,所述斜管排(8)设置在隔板(4)右侧壁与池体(1)内腔右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排(8)包括均匀排布的多个单元斜管,所述单元斜管的下端为进口、上端为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排(8)的下侧设置有粗过滤板(6),所述粗过滤板(6)连接在隔板(4)右侧壁与池体(1)内腔右侧壁之间,所述粗过滤板(6)上开设有过滤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7)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抽吸管(10),所述抽吸管(10)向下延伸至聚沙槽(5)内,所述斜管排(8)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抽吸管(10)穿过的通过槽(9),所述抽吸管(10)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泥口(11),所述抽吸管(1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12)的下端延伸至抽吸管(10)的下侧,所述转轴(12)的外壁上设置有传送绞龙叶片(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斜管沉淀池,包括中空的池体和位于池体内的斜管排,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中空的池体左右侧壁上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池体的下表面右侧下凹形成聚沙槽,所述池体的内腔左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内部左右侧分隔为进液暂留仓和沉淀仓,所述进液口与进液暂留仓连通。污水通过左上侧的进液口进入,且通过隔板将进水和右侧的污水隔离开,污水从左上侧进入达到池体内部下侧时向上漫延经过斜管排,污水受到斜管排的作用,使得污水中含有的泥沙等物质减速并沉淀下来,集中在聚沙槽内,由于聚沙槽的位置相对较低,在上侧水流动时,不易带动聚沙槽内的沉淀大范围的悬浮流动。

技术研发人员:荆国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鸿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