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

文档序号:37408746发布日期:2024-03-25 18:5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水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多道过滤工序,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会出现进水量大幅超过过滤能力的情况,需要设置溢流结构。另外针对过滤工序,滤网的堵塞是普遍问题,需要针对该问题设置滤网更换、冲洗等结构。如何在一种过滤装置上较为完善的实现上述功能是相关设备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包括上腔盖、下腔盖,过滤网组件;所述上腔盖、下腔盖气密性连接,围合成封闭的空腔,在上腔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下腔盖中设置有立壁将所述下腔盖内空间分割为滤水腔、溢流水腔,滤水腔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溢流水腔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出水管;在所述滤水腔上部设置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完全覆盖滤水腔上部。所述过滤装置同水接触面均设置有防菌涂层。

3、进一步的,所述抗菌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可变挡墙组件;所述可变挡墙组件包括固定挡墙折板、板状囊;所述固定挡墙折板底部固定到立壁上,顶部同上腔盖内壁存在间隙,所述板状囊底部设置固定挡墙折板和立壁之间;在固定挡墙折板上设置有多个开窗。

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滤网、过滤网连接板,所述滤网一端固定到立壁顶部,另一端通过滤网连接板固定立壁相对的下腔盖侧壁上,所述过滤网连接板顶部高出下腔盖侧壁使得所述滤网倾斜角度为20-30度。

5、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侧面截面为波浪形。

6、进一步的,所述抗菌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包括上冲洗口、下冲洗口;所述上冲洗口设置在滤网上方的上腔盖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冲洗口设置在滤网下方的下腔盖上,所述上冲洗口、下冲洗口带有可开合的阀门。

7、进一步的,所述冲洗组件还包括加气连接件;所述下冲洗口通过加气连接件连接到外部水管,所述加气连接件包括加气腔体、加气三通,所述加气腔体包括内部空心的腔体,侧面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靠近所述进水口一侧的顶面上设置有同外部大气联通的进气细管;所述加气三通包括三通进水口、三通出水口、三通进气口;所述三通出水口同进水口联通。

8、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水口下方的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倾斜布置,远离进水口一侧高度较低,所述挡板靠近进水口一侧设置有下水开口,在所述第一挡板同远离进水口一侧的腔体侧壁间设置有间隙;在第一挡板下方,远离进水口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板,其中靠近进水口一侧位置较低;在第一挡板和下水开口下方,设置进水口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挡板,其中靠近进水口一侧位置较高;所述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位置较低的端部间存在间隙。

9、进一步的,所述三通进水口、三通出水口设置有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上距离同三通进气口联通处越近,内径越小。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腔体设计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大流量的过滤能力,同时通过可变挡墙的设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的设置溢流量,通过倾斜的波浪形过滤网配合上冲水以及气泡冲水的设置可以提升水流冲击对滤网清洁能力,降低维护难度。

11、为使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其他目的、优点、特征及作用能更清楚易懂,将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出详细展开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盖、下腔盖,过滤网组件;所述上腔盖、下腔盖气密性连接,围合成封闭的空腔,在上腔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下腔盖中设置有立壁将所述下腔盖内空间分割为滤水腔、溢流水腔,滤水腔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溢流水腔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出水管;在所述滤水腔上部设置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完全覆盖滤水腔上部;所述过滤装置同水接触面均设置有防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可变挡墙组件;所述可变挡墙组件包括固定挡墙折板、板状囊;所述固定挡墙折板底部固定到立壁上,顶部同上腔盖内壁存在间隙,所述板状囊底部设置固定挡墙折板和立壁之间;在固定挡墙折板上设置有多个开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滤网、过滤网连接板,所述滤网一端固定到立壁顶部,另一端通过滤网连接板固定立壁相对的下腔盖侧壁上,所述过滤网连接板顶部高出下腔盖侧壁使得所述滤网倾斜角度为20-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侧面截面为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包括上冲洗口、下冲洗口;所述上冲洗口设置在滤网上方的上腔盖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冲洗口设置在滤网下方的下腔盖上,所述上冲洗口、下冲洗口带有可开合的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还包括加气连接件;所述下冲洗口通过加气连接件连接到外部水管,所述加气连接件包括加气腔体、加气三通,所述加气腔体包括内部空心的腔体,侧面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靠近所述进水口一侧的顶面上设置有同外部大气联通的进气细管;所述加气三通包括三通进水口、三通出水口、三通进气口;所述三通出水口同进水口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口下方的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倾斜布置,远离进水口一侧高度较低,所述挡板靠近进水口一侧设置有下水开口,在所述第一挡板同远离进水口一侧的腔体侧壁间设置有间隙;在第一挡板下方,远离进水口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板,其中靠近进水口一侧位置较低;在第一挡板和下水开口下方,设置进水口一侧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挡板,其中靠近进水口一侧位置较高;所述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位置较低的端部间存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进水口、三通出水口设置有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上距离同三通进气口联通处越近,内径越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水处理设备用抗菌过滤装置包括上腔盖、下腔盖,过滤网组件;所述上腔盖、下腔盖气密性连接,围合成封闭的空腔,在上腔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下腔盖中设置有立壁将所述下腔盖内空间分割为滤水腔、溢流水腔,滤水腔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溢流水腔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出水管;在所述滤水腔上部设置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完全覆盖滤水腔上部。所述过滤装置同水接触面均设置有防菌涂层。本技术通过整体的腔体设计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大流量的过滤能力,同时通过可变挡墙的设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的设置溢流量,通过倾斜的波浪形过滤网配合上冲水以及气泡冲水的设置可以提升水流冲击对滤网清洁能力,降低维护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熊开容,管秀娟,李萍,刘敬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