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3843发布日期:2024-01-23 10:5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塑料分离收集装置,具体为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1、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亦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容易影响水生生物从而造成环境灾害,并且它在水中可以残留数千年而不消失,即便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类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

2、现有的微塑料分离收集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根据微塑料的颗粒大小进行分类收集,使用起来不方。经检索,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 217247097 u公开了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装置。所述微塑料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外壳、固定板以及过滤装置。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塑料分离收集装置通过第一固定环、第一过滤网、第二固定环、第二过滤网、连接杆、第一垫环以及第二垫环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向第一过滤网处倒入含有微塑料的水,由于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因此,较大颗粒的微塑料会留在第一过滤网上,而较小颗粒的微塑料会留在第二过滤网上,由此,即可根据微塑料的颗粒大小进行分类收集,此外,通过电动伸缩缸、移动板、连接板以及承接板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从外壳内侧移动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上的微塑料进行收集。

3、但是,该实用新型微塑料分离收集装置微塑料收集步骤较为繁琐,需要经过多个操作进行分离,导致收集步骤变得复杂,严重影响了微塑料的收集效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故而提出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具备实用性强,便于收集等优点,解决了微塑料收集步骤较为繁琐,严重影响了微塑料的收集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分离箱和固定安装于分离箱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和下料斗,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分离收集组件,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安装组件;

3、所述分离收集组件由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组成,且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过滤口,且过滤口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4、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分离箱内侧壁上的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道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滑道两两分布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左右两侧,所述滑道、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设有定位插杆。

5、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矩形状分布的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底座的四个角。

6、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外部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7、进一步,所述进料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进料斗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分离箱的底部开设有与下料斗相连通的排水孔。

8、进一步,所述分离箱外部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通过安装口延伸至分离箱的内部并与滑道滑动连接。

9、进一步,所述滑道的形状为凹字型的长条块,且滑道的长度与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长度相适配。

10、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下分布,且两个过滤网的网孔大小不一,顶部过滤网的网孔要小于底部过滤网的网孔。

11、进一步,所述定位插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下料斗贯穿底座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通过打开密封门,拔出定位插杆,通过把手即可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移出滑道的内部,从而便于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收集的物料进行清理,实现便于收集的优点,达到实用性强,便于收集的优点,解决了微塑料收集步骤较为繁琐,严重影响了微塑料的收集效率的问题。

14、2、该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通过呈矩形状分布的四个支撑腿,保证分离箱稳定放置,通过上下分布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实现对微塑料的水进行层层过滤,由于过滤网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底部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因此,较大颗粒的微塑料会留在过滤网过滤网上,而较小颗粒的微塑料会留在底部过滤网上,从而实现分离收集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的分离箱(2)和固定安装于分离箱(2)上下两侧的进料斗(3)和下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2)的内部设有分离收集组件,所述分离箱(2)的内部设有安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矩形状分布的四个支撑腿(6),且四个支撑腿(6)分别位于底座(1)的四个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8)外部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的内部开设有与进料斗(3)相连通的通孔(51),所述分离箱(2)的底部开设有与下料斗(4)相连通的排水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2)外部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8)通过安装口延伸至分离箱(2)的内部并与滑道(10)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0)的形状为凹字型的长条块,且滑道(10)的长度与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8)的长度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8)上下分布,且两个过滤网(9)的网孔大小不一,顶部过滤网(9)的网孔要小于底部过滤网(9)的网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杆(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下料斗(4)贯穿底座(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分离箱和固定安装于分离箱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和下料斗,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分离收集组件,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分离收集组件由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组成,且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过滤口,且过滤口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分离箱内侧壁上的滑道,所述滑动的内部开设有滑槽。该微塑料分离收集机构,通过打开密封门,拔出定位插杆,通过把手即可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移出滑道的内部,从而便于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收集的物料进行清理,实现便于收集的优点,达到实用性强,便于收集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亮,李健,王贺,邱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佳木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