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9995发布日期:2024-02-09 12:1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上,其中锂电池的集流体一般由金属材料构成,集流体上附着有各种活性材料,活性材料一般通过黏着剂负载在金属材料中,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高温灼烧或强氧化剂等方法将活性材料与集流体分离,以实现对活性材料和集流体的回收利用,但是这些方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对环境和能耗的压力较大。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7719362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分离装置,包括l形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两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碾碎滚轮,所述的碾碎滚轮后方设有碾碎板,所述碾碎滚轮通过转动轴穿过安装杆与底座一端连接,所述碾碎滚轮下方设有反应分离滚筒,所述反应分离滚筒内部设有环形筛选网,所述反应分离滚筒通过传动机构穿过安装杆与底座一端连接,所述反应分离滚筒下方设有收集槽,所述反应分离滚筒上设有开关门,所述的底座上方还设有液体存放筒,所述液体存放筒上设有稀酸管道和热水管道。该装置采用稀酸溶解与物理离心共同作用来实现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分离操作,回收率较高,安全可靠,成本较低。

3、该现有技术在虽能采用稀酸溶解与物理离心共同作用来实现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分离操作,回收率较高,安全可靠,成本较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应分离滚筒对集流体进行分离后,需要在筒体外壁开启开关门,将内部物质取出,而且由于反应分离滚筒,难以快速地将分离对象转移至分离滚筒之外,影响后续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支撑装配单元、驱动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

4、所述支撑装配单元包括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内置加固块、固定环、进料斗和支撑腿,所述驱动混合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齿叶,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分离滤筒、内置分离筒、中心杆、封闭输送管、锥形封闭管、锥形封盖、承载环、侧位升降杆和液压推杆。

5、所述内置分离筒位于所述分离滤筒的内部,所述分离滤筒位于所述回收分离罐的下方,所述锥形封盖位于所述封闭输送管的内部。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置分离罐的外壁与所述内置加固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置加固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分离罐的底端与所述锥形封闭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闭管的顶端内壁与所述封闭输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封闭输送管、锥形封闭管、锥形封盖、承载环、侧位升降杆、液压推杆和中心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回收分离罐和内置分离罐能够快速完成对电极材料的反应分离工作,同时排料无需手动操作,提高了后续反应分离的工作效率。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的内壁与所述承载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的上表面与所述锥形封盖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杆辅助杆,所述封闭输送管的顶端外壁与所述内置分离罐的底端内壁活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的外壁与所述侧位升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位升降杆的另一端底面与所述液压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离滤筒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内置分离筒的底端卡接,所述内置分离筒的内壁底部与所述中心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的顶端与所述锥形封盖的底面中心处活动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分离滤筒和内置分离筒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极材料反应分离后的产物能够进行分类存放,而后续转移时,仅需将内置分离筒从分离滤筒中取出,即可快速分离转移。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离滤筒的顶端开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的内壁与所述侧位升降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回收分离罐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废水排出管。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收分离罐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上表面与所述进料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齿叶的顶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水进管,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侧设置有处理液进管,所述回收分离罐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分离罐清理管。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驱动电机和搅拌齿叶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极材料的反应分离过程中,处于被搅拌齿叶搅拌状态,能够充分与稀酸溶液进行混合反应,进而提高了反应分离效率。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利用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封闭输送管、锥形封闭管、锥形封盖、承载环、侧位升降杆、液压推杆和中心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回收分离罐和内置分离罐能够快速完成对电极材料的反应分离工作,同时排料无需手动操作,提高了后续反应分离的工作效率。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利用分离滤筒和内置分离筒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极材料反应分离后的产物能够进行分类存放,而后续转移时,仅需将内置分离筒从分离滤筒中取出,即可快速分离转移。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利用驱动电机和搅拌齿叶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极材料的反应分离过程中,处于被搅拌齿叶搅拌状态,能够充分与稀酸溶液进行混合反应,进而提高了反应分离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支撑装配单元、驱动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离罐(8)的外壁与所述内置加固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置加固块(9)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底端与所述锥形封闭管(16)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闭管(16)的顶端内壁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内壁与所述承载环(2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22)的上表面与所述锥形封盖(21)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盖(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杆辅助杆(23),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顶端外壁与所述内置分离罐(8)的底端内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外壁与所述侧位升降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位升降杆(18)的另一端底面与所述液压推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滤筒(3)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内置分离筒(15)的底端卡接,所述内置分离筒(15)的内壁底部与所述中心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24)的顶端与所述锥形封盖(21)的底面中心处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滤筒(3)的顶端开设有承载槽(20),所述承载槽(20)的内壁与所述侧位升降杆(18)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废水排出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封盖(7),所述封盖(7)的上表面与所述进料斗(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齿叶(10)的顶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水进管(13),所述驱动电机(12)的另一侧设置有处理液进管(11),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分离罐清理管(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支撑装配单元、驱动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支撑装配单元包括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内置加固块、固定环、进料斗和支撑腿,所述驱动混合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齿叶。本技术通过利用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封闭输送管、锥形封闭管、锥形封盖、承载环、侧位升降杆、液压推杆和中心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回收分离罐和内置分离罐能够快速完成对电极材料的反应分离工作,同时排料无需手动操作,提高了后续反应分离的工作效率,利用分离滤筒和内置分离筒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极材料反应分离后的产物能够进行分类存放,方便后续分离转移。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高贯良,高冠军,田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枣庄金万通电子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