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4899发布日期:2024-02-20 21:1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为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在稳步增长,而絮凝剂作为常用的化工产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纸浆除墨以及矿物分离等领域,为提高絮凝剂的产量和质量,设计一种高效的絮凝剂反应釜就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部分的絮凝剂反应釜主要采用内置电热丝的搅拌釜结构,利用电热丝对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搅拌桨混合原料。

3、但这种结构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电热丝直接接触反应液体,容易引起局部过热现象,影响成品质量,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垢物附着釜壁,影响传热效率和生产速度,为此,我们提出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防止产生积垢现象,提高了传热效率,对絮凝剂的加热更均匀,保证了生产时絮凝剂的反应条件稳定,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包括圆筒和支撑机构;

3、圆筒: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隔板,所述圆筒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圆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围绕圆筒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圆筒的左侧设置有输送机构;

4、支撑机构:其与圆筒的上下内壁配合安装,支撑机构的顶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机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围绕支撑机构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

5、其中:所述圆筒的外表面前侧设置有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了全方位搅拌,搅拌的同时可以刮去内壁积垢,提高传热效率,防止产生积垢现象,对絮凝剂的加热更均匀,防止了局部过热,保证了生产时絮凝剂的反应条件稳定。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滑槽和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圆筒的顶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开设于圆筒的底部内壁,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三个支撑板,三个支撑板的顶部均与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支撑板围绕转轴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所述搅拌叶片均匀设置于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转轴的一侧与环形隔板的内壁贴合,可以稳定支撑搅拌叶片实现全方位搅拌,转动时可以刮去内壁积垢,提高传热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出水口、水管和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开设于圆筒的左侧上端,入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出水口开设于圆筒的左侧下端,圆筒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圆筒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环形隔板的中心的左侧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可通过水泵连续稳定地向环形隔板内供水,便于调节反应条件,为反应釜的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8、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中部均与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六根电热管均位于圆筒和环形隔板之间,六根电热管围绕圆筒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六根电热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架,六根电热管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加热水体间接实现对絮凝剂料液的加热,加热更均匀,防止局部过热,保证反应条件稳定。

9、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开设于圆筒的顶壁,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环形隔板的上侧,所述第二透气孔位于环形隔板和圆筒之间的上侧,实现了反应釜内气体的自由流通和排出,保证反应釜在加热和搅拌过程中的通风与压力稳定。

10、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的顶部右侧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于环形隔板的中心右侧的上方,所述入料口通过铰链铰接有挡板,可以完全封闭入料口,防止气体逸出,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11、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实现了对产物的封闭保持和快速排出。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具有以下好处:

13、1、当絮凝剂料液和水受热开始融合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电机运转,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支撑机构和搅拌叶片转动,对釜内液体进行搅拌,搅拌叶片的旋转可以加速絮凝剂料液中的固体颗粒和絮凝剂分子的充分接触,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搅拌过程中,刮板贴合在环形隔板内壁上转动,可以刮取隔板内壁上的絮凝物质,防止絮凝剂与环形隔板的内壁在加热过程中粘合,产生积垢现象,降低设备的热传递效率,影响加热效果,保证了隔板内壁的清洁,提高了传热效率。

14、2、当外部水源停止供水时,电热管被浸泡在水中,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电热管对水体进行加热,水体不断变热使被水体包裹的环形隔板不断升温,环形隔板的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使絮凝剂料液和环形隔板内部的水温度随之升高,絮凝剂料液受热和水体开始融合,通过加热水体间接实现对絮凝剂料液的加热,加热更均匀,防止了局部过热,保证了生产时絮凝剂的反应条件稳定。



技术特征:

1.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和支撑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板(31)、滑槽(32)和转轴(33),所述转轴(33)的顶部与圆筒(1)的顶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3)的顶端与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滑槽(32)开设于圆筒(1)的底部内壁,滑槽(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三个支撑板(31),三个支撑板(31)的顶部均与转轴(33)的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支撑板(31)围绕转轴(33)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所述搅拌叶片(15)均匀设置于转轴(33)的外表面,所述转轴(3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4),所述刮板(14)远离转轴(33)的一侧与环形隔板(16)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出水口(41)、水管(42)和入水口(43),所述入水口(43)开设于圆筒(1)的左侧上端,入水口(43)连接外部水源,所述出水口(41)开设于圆筒(1)的左侧下端,圆筒(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出水口(41)通过水管(42)与水泵(7)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7)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12)与圆筒(1)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环形隔板(16)的中心的左侧上方,所述水泵(7)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管(17),所述电热管(17)的中部均与圆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六根电热管(17)均位于圆筒(1)和环形隔板(16)之间,六根电热管(17)围绕圆筒(1)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六根电热管(1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架(6),六根电热管(17)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透气孔(8)和第二透气孔(13),所述第一透气孔(8)和第二透气孔(13)均开设于圆筒(1)的顶壁,所述第一透气孔(8)位于环形隔板(16)的上侧,所述第二透气孔(13)位于环形隔板(16)和圆筒(1)之间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顶部右侧开设有入料口(11),所述入料口(11)设置于环形隔板(16)的中心右侧的上方,所述入料口(11)通过铰链铰接有挡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出料阀(19),所述出料阀(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包括圆筒和支撑机构;圆筒: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隔板,所述圆筒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圆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围绕圆筒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圆筒的左侧设置有输送机构;支撑机构:其与圆筒的上下内壁配合安装,支撑机构的顶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机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围绕支撑机构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该高效复合絮凝剂反应釜,实现了全方位搅拌,搅拌的同时可以刮去内壁积垢,提高传热效率,防止产生积垢现象,对絮凝剂的加热更均匀,防止了局部过热,保证了生产时絮凝剂的反应条件稳定,提高了成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颜东峰,李玲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沃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