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7105发布日期:2024-03-18 16: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蜡装置,具体涉及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蜡染印花一般采用蜡刀或毛笔在面料上绘制目标图案,蜡质凝固后,通过人工揉搓、挤压、摔打等形式,使得布面形成不规则的龟裂,从而得到自然的冰纹效果;蜡染用蜡质多为蜂蜡、石蜡或其混合蜡,常温下为固态,需要加热至其软化点以上,形成流动的液体,才便于人工化蜡,但目前化蜡的方式多采用电磁炉加热方式,根据个人经验判断加热问题,无法进行保温,从而造成蜡温较低时,布面蜡堆积严重,蜡纹粗狂,精细度差;蜡温较高时,布面封蜡较薄,不易形成蜡纹,进行染色时容易透底;且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回收蜡时,回收蜡中的花毛等杂质也较难清理,大大影响蜡染图案的精细度及美感。目前常规使用的化蜡方式多为手工蜡染设计,不能为中型代替人工蜡染的设备持续供蜡,也限制了蜡染的发展。

2、例如公开号为cn218561921u中公开了一种蜡染点蜡器,其中化蜡箱体为储蜡槽,通过电热管加热蜂蜡,保持储蜡槽内的蜂蜡处于融化状态即可;

3、公开号为cn110016772a中公开的一种高分辨率的桌面式双喷头蜡染点蜡机,其中提到蜡温高低及薄厚对蜡染效果的影响,表述了恒温处理的重要性。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随着使用,逐渐的暴露出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目前蜡染化蜡多采用电磁炉加热或电加热蜡刀进行化蜡,从而解决蜡染绘制效果,但是均存在回收蜡中的杂质无法剔除、蜡质无法精准保温、以及化蜡箱体难以清理等问题。

6、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存在回收蜡中的杂质无法剔除、蜡质无法精准保温、以及化蜡箱体难以清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包括混合蜡箱体,所述混合蜡箱体的上端部并列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回收蜡箱体与新蜡箱体,

4、所述混合蜡箱体、回收蜡箱体以及新蜡箱体的箱壁上均设有加热夹层,所述混合蜡箱体、回收蜡箱体以及新蜡箱体的加热夹层之间相连通设置,

5、所述回收蜡箱体内由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目数呈递增式设置的滤筒,

6、所述混合蜡箱体内设有超声波振动棒。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回收蜡箱体与新蜡箱体的内底面均倾斜设置,且分别通过流量泵与所述混合蜡箱体相连通。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回收蜡箱体与新蜡箱体的上端部均开口设置,并扣装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部固接有连通内腔的加料斗。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两个所述滤筒的上端部均与所述盖体的内顶面相固接,两个所述滤筒的下端部之间固定有堵板,所述加料斗与处于内部的所述滤筒相连通。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混合蜡箱体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的蒸汽进入筒,所述混合蜡箱体靠近顶部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的第一蒸汽出管,所述第一蒸汽出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新蜡箱体的加热夹层。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蒸汽出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新蜡箱体处于下端部的加热夹层内。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新蜡箱体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的第二蒸汽出管,所述第二蒸汽出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收蜡箱体的加热夹层。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蒸汽出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收蜡箱体靠近下端部的加热夹层内,所述第二蒸汽出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新蜡箱体靠近上端部的加热夹层内。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回收蜡箱体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的蒸汽排出筒。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蒸汽排出筒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回收蜡箱体靠近上端部的加热夹层内,所述蒸汽排出筒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蒸汽进入筒的一侧。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内侧的所述滤筒的目数为60目,处于外侧的所述滤筒的目数为120目。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加热夹层内均布有若干个呈锥形筒设置的支撑体,并通过相邻支撑体之间的区域形成紊流区域。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混合蜡箱体的内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呈渐低式设置,所述混合蜡箱体的外底面中心处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三通阀体。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通过设置两层滤筒,用于过滤回收蜡中的花毛等杂质;

21、实现回收蜡的清洁及使用,通过定量输送的方式,实现新蜡和回收蜡用量的精确控制,降低新蜡使用成本;

22、可根据不同花型及蜡温效果,实现控制蒸汽进入筒的进入温度,实现对蜡温的精确控制,保证了蜡染产品的产品质量及一次成功率;

23、可实现混合蜡的均匀混合,且对于箱体残留蜡质的清除效果优异,便于控制用蜡的质量;

24、设有一根超声波振动棒,新蜡及回收蜡输送至混合蜡箱体中,用于蜡印的混合搅拌;清理混合蜡箱体时用于加速残留蜡质的脱落,并通过三通阀体完全排空。



技术特征:

1.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蜡箱体(1),所述混合蜡箱体(1)的上端部并列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回收蜡箱体(2)与新蜡箱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蜡箱体(2)与新蜡箱体(3)的内底面均倾斜设置,且分别通过流量泵(8)与所述混合蜡箱体(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蜡箱体(2)与新蜡箱体(3)的上端部均开口设置,并扣装有盖体(5),所述盖体(5)的上端部固接有连通内腔的加料斗(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滤筒(4)的上端部均与所述盖体(5)的内顶面相固接,两个所述滤筒(4)的下端部之间固定有堵板(7),所述加料斗(6)与处于内部的所述滤筒(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蜡箱体(1)靠近下端部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9)的蒸汽进入筒(13),所述混合蜡箱体(1)靠近顶部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9)的第一蒸汽出管(14),所述第一蒸汽出管(1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新蜡箱体(3)的加热夹层(9),所述第一蒸汽出管(1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新蜡箱体(3)处于下端部的加热夹层(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蜡箱体(3)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9)的第二蒸汽出管(15),所述第二蒸汽出管(15)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收蜡箱体(2)的加热夹层(9),所述第二蒸汽出管(15)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收蜡箱体(2)靠近下端部的加热夹层(9)内,所述第二蒸汽出管(1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新蜡箱体(3)靠近上端部的加热夹层(9)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蜡箱体(2)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加热夹层(9)的蒸汽排出筒(16),所述蒸汽排出筒(16)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回收蜡箱体(2)靠近上端部的加热夹层(9)内,所述蒸汽排出筒(16)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蒸汽进入筒(1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内侧的所述滤筒(4)的目数为60目,处于外侧的所述滤筒(4)的目数为120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夹层(9)内均布有若干个呈锥形筒设置的支撑体(10),并通过相邻支撑体(10)之间的区域形成紊流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蜡箱体(1)的内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呈渐低式设置,所述混合蜡箱体(1)的外底面中心处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三通阀体(12)。


技术总结
蜡印印花用化蜡装置,涉及化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混合蜡箱体,混合蜡箱体的上端部并列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回收蜡箱体与新蜡箱体,混合蜡箱体、回收蜡箱体以及新蜡箱体的箱壁上均设有加热夹层,混合蜡箱体、回收蜡箱体以及新蜡箱体的加热夹层之间相连通设置,回收蜡箱体内由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目数呈递增式设置的滤筒,混合蜡箱体内设有超声波振动棒。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存在回收蜡中的杂质无法剔除、蜡质无法精准保温、以及化蜡箱体难以清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时岐亭,陈龙勇,武立忠,王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晨彩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