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5529发布日期:2024-04-25 10:0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制药行业领域存在制剂灌装流程,制剂灌装步骤前需要将不同原液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置;这部分原液大部分是从冷库/低温冰箱取出为固态,需要解冻后方可进行配液操作。目前常用的方法,将固态原液解冻成液态原液后,转移至投料间进行配液;但是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产品从固态转换成液态后,在转移至制剂间配液,在这个过程,原液时刻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如果该产品对温度比较敏感,容易导致产品失活;原液产品在冷冻、解冻后原液中的生物大分子往往在容器底部形成聚集,因此在配液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人工均混,人工混合无法保证原液混合的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将原液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且加快内部原液的循环实现原液均混。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设置有倾斜的控温板,所述控温板的两侧边缘处连接有挡边,所述挡边为锯齿状,所述挡边上放置挂杆;所述控温板倾斜底部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控温板的一侧边连接伸缩机构;通过所述挂杆使储液袋紧贴在控温板上方且处于张紧状态。

3、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为伸缩杆和压板,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上。

4、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控温组件。

5、优选的,所述压板表面连接有保温材料。

6、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控温板平行。

7、优选的,所述储液袋与所述控温板的表面紧密贴合。

8、优选的,所述控温组件可以对所述控温板进行控温。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将待解冻原液放在换热板上方,通过设定解冻温度对储液容器中的原液进行解冻,并且可以将原液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11、2)通过设置调整伸缩杆和压板,压板对原液反复挤压,加快储液袋内部原液的循环实现原液均混。



技术特征:

1.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面设置有倾斜的控温板(8),所述控温板(8)的两侧边缘处连接有挡边(4),所述挡边(4)为锯齿状,所述挡边(4)上放置挂杆(2);所述控温板(8)倾斜底部连接温度传感器(5);所述控温板(8)的一侧边连接伸缩机构(6);通过所述挂杆(2)使储液袋(3)紧贴在控温板上方且处于张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6)包括伸缩杆和压板(7),所述压板(7)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控温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表面连接有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与所述控温板(8)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3)与所述控温板(8)的表面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可以对所述控温板(8)进行控温。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均质混合控温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设置有倾斜的控温板,所述控温板的两侧边缘处连接有挡边,所述挡边为锯齿状,所述挡边上放置挂杆;所述控温板倾斜底部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控温板的一侧边连接伸缩机构;通过所述挂杆使储液袋在控温板上方处于张紧状态。所述伸缩机构前端包括伸缩杆和压板,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上。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控温组件。所述压板表面连接有保温材料。所述压板与所述控温板平行。所述储液袋与所述控温板的表面紧密贴合。本技术将原液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且加快内部原液的循环实现原液均混。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勇,郭全举,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