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1523发布日期:2024-03-18 16:4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渣分离,具体为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红油是川菜中常用的一种辣味调料,主要是由朝天椒加植物油以及其他香料(如花椒、八角、三奈、葱、蒜、姜、糖)用慢火精熬而成,可用于拌菜、小面及蘸料等中,起到调味增香的作用。红油炒制完成后需要对辣椒及香辛料等油渣进行过滤分离,避免油渣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导致糊锅或者影响口感;公开号为cn2167261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红油加工系统,该系统包括油渣分离单元、过滤单元和沉降单元,油渣分离单元位于过滤单元的上方,过滤单元与沉降单元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高压泵,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达到油渣分离的目的,但是却难以保证红油的色泽和亮度;主要原因在于:红油炒制完成后辣椒里面的辣椒红等色素浸入到油中进行了溶合,采用高压泵进行加压输送容易造成色素分离,进而使得红油的色泽比较浑浊;另外,在炒制的过程中还会加入部分动物油脂,动物油脂经过加压后容易乳化,同样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色泽和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自然沉淀的方式过滤油渣混合物,可以保证红油的色泽和亮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包括沉降罐、周转槽车以及集油桶,沉降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沉降罐的下侧壁设置有排油管,排渣管和排油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排油管与集油桶连通;排渣管与周转槽车连通,周转槽车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油渣的第二滤网,周转槽车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集油桶连通;集油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出油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三滤布。

4、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

5、1、通过设置沉降罐对炒制完成的红油和油渣进行第一次沉淀分离,待完全沉淀后还可陈化一段时间,然后打开排油管上的阀门,使上层红油排至集油桶内进行储存,以便于后续分装处理;待上层红油排放完成后,打开排渣管上的阀门,将油渣和红油的混合物排放至周转槽车内进行二次过滤。

6、2、在周转槽车内设置第二滤网,当油渣和红油的混合物下落至第二滤网时,红油通过第二滤网流至周转槽车的底部,从而对沉降后的红油混合物进行二次过滤,该过滤过程仍然是利用自然沉淀实现固液分离;周转槽车底部的红油通过管道流至集油桶储存,上述过滤过程连续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过滤的效率。

7、3、在集油桶的出油管上设置第三滤布,在分装之前还能对过滤后的红油进行第三次过滤,从而较好的去除红油中的油渣,保证油渣分离效果。

8、4、本申请的过滤系统采用自然沉淀、利用高度差及红油自身的重力实现红油的过滤和输送,无需采用外力等输送泵,避免了由于加压导致红油乳化及色泽浑浊的问题,既保证了红油的色泽和亮度,又能保证油渣分离效果,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9、进一步,排油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一滤布。

10、有益效果:在排油管上设置第一滤布,可以对沉降后的红油进行二次过滤,去除红油中的悬浮油渣,保证油渣分离效率,降低后续集油桶的过滤压力。

11、进一步,第一滤布为100目,第二滤网为120目,第三滤布为150目。

12、有益效果:第一滤布主要用于过滤上层红油中的悬浮杂质,属于沉降后的第一次过滤,采用100目可将香粉等杂质去除;第二滤网主要用于过滤沉降罐排渣口排出的油渣混合物,细小杂质较多,因此第二滤网的目数更大,可以保证第二次过滤效果;第三滤布用于在打包前进行第三次过滤,主要去除集油桶内的红油在前两次过滤中未去除的细小杂质;按照上述目数设置既能保证过滤效果,又能提高过滤效率。

13、进一步,第三滤布套设在出油管的管口,第一滤布套设在排油管的管口,且第三滤布和第一滤布向外延伸远离管口。

14、有益效果:相比于将滤布完全包裹在管口上而言,本申请的设置方式可以降低管道的堵塞情况,且当滤布内阻留较多的油渣后,可以直接将滤布从管口取下,以便于更换新的滤布或者将滤布内的油渣倒出后再安装在管口上。

15、进一步,第二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周转槽车内。

16、有益效果:过滤完成后直接将第二滤网从周转槽车内提起,然后将第二滤网内的油渣倒出,更加便于清理油渣废弃物,无需对周转槽车进行清理,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17、进一步,周转槽车的底部为锥形,上侧壁设置有扶手。

18、有益效果:设置为锥形更便于下料,设置扶手便于推动周转槽车。



技术特征:

1.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罐、周转槽车以及集油桶,所述沉降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沉降罐的下侧壁设置有排油管,排渣管和排油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排油管与集油桶连通;所述排渣管与周转槽车连通,周转槽车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油渣的第二滤网,周转槽车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集油桶连通;集油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出油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三滤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油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一滤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布为100目,第二滤网为120目,第三滤布为1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滤布套设在出油管的管口,第一滤布套设在排油管的管口,且第三滤布和第一滤布向外延伸远离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周转槽车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周转槽车的底部为锥形,上侧壁设置有扶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油渣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油过滤处理系统,包括沉降罐、周转槽车以及集油桶,沉降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沉降罐的下侧壁设置有排油管,排渣管和排油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排油管与集油桶连通;排渣管与周转槽车连通,周转槽车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油渣的第二滤网,周转槽车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集油桶连通;集油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出油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三滤布。本技术采用自然沉淀的方式过滤油渣混合物,既能保证红油的色泽和亮度,又能保证油渣分离的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万琴,刘燕,杨梅,张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飞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