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5918发布日期:2024-04-08 11: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矿山充填采矿,尤其涉及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充填采矿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采矿方法。在矿山采场进行充填的过程中,往往料浆中的水会高出设计配方所需水量,多出的水量大多来源于洗管水和润管水,以及空区内本身存在的裂隙水。这些多出的水量会导致料浆凝结时间显著增加,同时由于水量增加而导致充填料浆浓度下降,严重影响充填体的质量和充填接顶效果;此外,如果料浆中的含水量较大,则会导致采场静水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充填挡墙有溃塌风险,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

2、因此,传统充填采场脱水困难,使得充填料浆凝固缓慢、胶凝材料(如水泥)流失严重,造成充填体强度下降、采充作业周期变长,严重制约采矿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具有脱水效率高的特点,有利于保证采矿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包括:

4、设置在下分段联络巷的挡墙组件;以及

5、脱水管,所述脱水管的一端穿过挡墙组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分段联络巷;

6、其中,所述脱水管包括:

7、第一滤水布和第二滤水布;以及

8、夹持在第一滤水布和第二滤水布之间的骨架结构。

9、本申请通过骨架结构为第一滤水布和第二滤水布提供了成型为脱水管的条件,相较于需要开设滤水孔的脱水管来说,可以很好的通过其全身而利用虹吸作用迅速吸干充填表面的自由水,因而能够更好的提高脱水效率。

10、优选的,所述骨架结构为呈螺旋状延伸钢丝圈。

11、所述钢丝圈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且能够实现对第一滤水布和第二滤水布的支撑,满足脱水管的使用要求。

12、优选的,所述挡墙组件包括:

13、依次连接的骨架层、钢丝网和土工布;

14、其中,所述骨架层位于挡墙组件远离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口的一侧。

15、所述骨架层作为支撑结构,可为挡墙组件提供合适的承载作用;所述土工布可以实现对充填料浆的阻隔,并且能够实现断面渗水,相比于设置泌水孔的砖砌挡墙很好的提高了透水效率,从而很好的辅助充填料浆脱水;所述钢丝网能够均匀承载土工布施加的压力,从而满足缓冲要求;而挡墙组件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做到环保、节约。

16、优选的,所述骨架层包括:

17、依次连接的工字横钢和工字竖钢;

18、其中,所述工字横钢和工字竖钢中的其中一者靠近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口,且靠近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口的一者与钢丝网连接。

19、以工字横钢和工字竖钢连接的方式形成骨架层,能够为钢丝网和土工布提供稳定的铺设;在装配工字横钢和工字竖钢的过程中,可以呈十字相交的方式实现,从而使骨架层更容易实现支撑;并且,将骨架层拆分过后,可以方便转运。

20、优选的,所述骨架层沿其周向均匀布置有钻杆,用于将骨架层固定连接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内壁上。

21、所述钻杆能够将骨架层固定在下分段联络巷中,从而进一步提高骨架层相对于挡墙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土工布的边缘部分通过水泥浇注固定连接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内壁上,且土工布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底部分放置有压布件。

23、通过水泥可以实现对土工布的封边,从而更好的避免漏浆,在此基础上,所述压布件不仅能够增加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底的承载力,还能够实现防冲刷。

24、优选的,还包括:

25、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挡墙组件连接,另一端设置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底,以构成三角支撑结构;

26、其中,所述斜撑位于挡墙组件远离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口的一侧。

27、所述斜撑的设置能够为挡墙组件进一步提高承载力。

28、优选的,所述斜撑具有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斜撑在挡墙组件的侧面投影中错位布置。

29、以多个斜撑在挡墙组件的不同位置实现对挡墙组件的支撑,能够在挡墙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给予挡墙组件更为适当的支撑力,且实现挡墙组件的受力均匀化。

30、优选的,所述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底设置有凹槽,用于对斜撑限位。

31、所述凹槽能够为斜撑进行限位,避免挡墙组件倾斜而推动斜撑,使斜撑相对于地面位移而无法实现支撑作用。

32、优选的,还包括:

33、固定设置在上分段联络巷的内壁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脱水管连接。

34、所述固定件能够为脱水管提供合适的安装位置。

35、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置合理,且便于施工,能够具备较高的脱水率,且有效降低脱水含泥率,进而有效提高采矿效率,且有效保障采矿作业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充填体质量好,且在挡墙组件可回收的基础,有效降低脱水系统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为呈螺旋状延伸钢丝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沿其周向均匀布置有钻杆,用于将骨架层固定连接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的边缘部分通过水泥浇注固定连接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内壁上,且土工布在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底部分放置有压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具有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斜撑在挡墙组件的侧面投影中错位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段联络巷的巷底设置有凹槽,用于对斜撑限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矿山充填采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脱水系统,包括设置在下分段联络巷的挡墙组件,以及脱水管;所述脱水管的一端穿过挡墙组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分段联络巷;所述脱水管包括第一滤水布和第二滤水布,以及夹持在第一滤水布和第二滤水布之间的骨架结构。本技术具有脱水效率高的特点,有利于保证采矿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波,彭世刚,王佳才,李剑秋,赵子波,徐绍霞,杨灿,陈康,李志飞,鲁顺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福麟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