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9599发布日期:2024-03-18 17:0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1、药物合成反应釜是一种用于合成药物的反应容器。它通常由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或玻璃钢。药物合成反应釜具有密封性能好、温度控制精确、搅拌效果好等特点,能够满足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2、药物合成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是将反应物加入到反应釜中,通过加热和搅拌等方式进行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药物产物。药物合成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可以用于合成各种类型的药物,包括有机合成药物、天然产物药物等。它在药物合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满足药物工业的生产需求。

3、目前,现有技术的药物合成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固体粉状颗粒药料进行投料至反应釜中时,一般是将大批量配比好的固体粉状颗粒药料一次性倒入至反应罐中,导致反应釜底部固体粉状颗粒药料沉积无法快速与液体药料进行快速混合均匀,大大降低反应的效率,其次,在加热过程中,仅仅通过普通搅拌的方式进行搅拌加热,导致加热速度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

3、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顶端边缘处的液体进料口处固定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侧设有固定在反应罐顶端固体进料口处的进料斗,反应罐与进料斗之间连接有旋转搅拌组件和间歇进料组件,反应罐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嵌设有多个横截面呈圆环状结构的电加热棒。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罐的底端排料口处固定有带电磁阀的排料管。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罐的外壁上固定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液口处连通有送液管,送液管通过支撑块固定在反应罐的外侧,抽液泵的进液口处连通有抽液管,抽液管另一端连通至反应罐的内部。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搅拌组件包括在送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的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的底部旋转端连通有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外侧壁上多个出液口处均连通有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搅拌杆,搅拌杆均呈倾斜设置,搅拌杆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通孔。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接有齿轮a,齿轮a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b,齿轮b固接在电机的输出轴外侧,电机固定在反应罐的顶端。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间歇进料组件包括在进料斗底部外侧壁上所设的环形通道内转动连接的转动环,转动环的外侧固接有转动托盘,转动托盘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料孔a,转动托盘的内底壁与固定盘的底端相贴合,固定盘固定在进料斗中,固定盘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料孔b,转动托盘的外侧固接有齿轮c,齿轮c还与齿轮a啮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的间歇进料组件,经电机驱动,且配合多个部件的作用,进而使得转动托盘转动,且配合两个通料孔a会与两个通料b之间进行间歇重合,进而使得粉状药料能间歇性地进入到反应罐中,避免反应釜底部固体粉状颗粒药料沉积而造成无法快速与液体药料进行快速混合均匀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反应的效率;

11、(2)通过设置的旋转搅拌组件,经启动电机,且配合多个部件的作用,另外启动抽液泵,从而使得搅拌混合好的药液能够被再次循环抽至多个搅拌杆中,且从多个通孔处进行斜向喷出,结合搅拌的作用和多个电加热棒的加热作用,使得药液能够受热混合均匀,加热速度快。



技术特征:

1.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包括反应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顶端边缘处的液体进料口处固定有进液管(2),进液管(2)的一侧设有固定在反应罐(1)顶端固体进料口处的进料斗(3),反应罐(1)与进料斗(3)之间连接有旋转搅拌组件(5)和间歇进料组件(6),反应罐(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嵌设有多个横截面呈圆环状结构的电加热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底端排料口处固定有带电磁阀的排料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外壁上固定有抽液泵(4),抽液泵(4)的出液口处连通有送液管(41),送液管(41)通过支撑块(43)固定在反应罐(1)的外侧,抽液泵(4)的进液口处连通有抽液管(42),抽液管(42)另一端连通至反应罐(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搅拌组件(5)包括在送液管(41)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接的旋转接头(52),旋转接头(52)的底部旋转端连通有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搅拌轴(51),搅拌轴(51)的外侧壁上多个出液口处均连通有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搅拌杆(53),搅拌杆(53)均呈倾斜设置,搅拌杆(53)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通孔(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51)的外侧固接有齿轮a(55),齿轮a(5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b(56),齿轮b(56)固接在电机(57)的输出轴外侧,电机(57)固定在反应罐(1)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进料组件(6)包括在进料斗(3)底部外侧壁上所设的环形通道内转动连接的转动环(66),转动环(66)的外侧固接有转动托盘(62),转动托盘(62)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料孔a(63),转动托盘(62)的内底壁与固定盘(64)的底端相贴合,固定盘(64)固定在进料斗(3)中,固定盘(64)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料孔b(65),转动托盘(62)的外侧固接有齿轮c(61),齿轮c(61)还与齿轮a(55)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合成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针对了现有技术的药物合成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缺乏间歇进料的结构,导致固体粉状颗粒药料沉积无法快速与液体药料进行快速混合均匀,其次,在加热过程中,搅拌加热速度慢的问题,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顶端边缘处的液体进料口处固定有进液管;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间歇进料组件,经电机驱动,且配合多个部件的作用,进而使得转动托盘转动,且配合两个通料孔a会与两个通料b之间进行间歇重合,进而使得粉状药料能间歇性地进入到反应罐中,避免反应釜底部固体粉状颗粒药料沉积而造成无法快速与液体药料进行快速混合均匀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反应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郝炜,郝阳帆,乔雅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居知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