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9159发布日期:2024-04-01 13:4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合是石油化工、医药生产、食品加工及环保等行业中最为常见的操作过程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参与混合的各物料能够充分的分散至整个体系当中。在环保水处理领域,混合的主要作用,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扩散至水体当中,使其水解产物与原水当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反应,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混合方式有水泵混合、机械搅拌混合、管道混合、隔板混合等。水泵混合是利用水泵叶轮高速转动产生的涡流而达到水与药剂的快速混合;机械搅拌混合是依靠搅拌叶片在搅拌槽中转动对液体进行搅拌从而实现混合;管道混合是使流体通过内部设置有混合元件的管道从而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隔板混合是指通过设置折板与孔道使水流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剧烈的收缩与扩散,使得药剂与原水充分混合。然而,上述几种混合方式中,都无法避免因为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油渍,对凝絮效果造成影响,以及对设备的磨损,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因为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油渍,对凝絮效果造成影响,以及对设备的磨损问题,针对上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提出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包括一用于容纳其他部件的壳体、第一混合层和第二混合层,所述第一混合层和第二混合层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二混合层设置在第一混合层的下方,所述第一混合层为带填充料的混合层,所述第二混合层包括中间锥斗和多个旋流管,所述中间锥斗呈带底斗形,所述旋流管设置在中间锥斗底部的外部四周,所述旋流管与中间锥斗内部连通,所述旋流管的出口沿相同的时针方向设置。

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和排出口,所述排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下方,所述进水管的排水口设置在第一混合层的上方。

4、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边,所述进水管穿过第一混合层,所述壳体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椭圆封头,所述进水管喷出的水流经过椭圆封头反射落入第一混合层。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层内填充有微涡球填料。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混合层的下方设置有底锥斗,所述底锥斗呈带底斗形,所述底锥斗的底部侧边设置有排污管口,所述底锥斗的中心上方设置有上升筒,所述上升筒贯穿第二混合层的中心,所述上升筒的出口设置在第二混合层的上方,所述上升筒的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侧边。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旋流腔、锥形腔配合填料混合层完成混合过程,同时利用内部产生的旋流运动也对液体起到混合的作用,在第一混合区内设置有混合填料,在混合填料的作用下,内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涡流,使层流被打断,形成紊流。同时,配合设备的流体结构,液体在设备内部不断的旋流、折返,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动力水力混合,无需机械搅拌,节省能耗,维护简单。整个混合过程仅靠流体结构及混合填料实现液体的充分混合,不存在剪切力及叶轮、叶片磨损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第一混合层(3)和第二混合层(10),所述第一混合层(3)和第二混合层(10)设置在壳体(2)内,所述第二混合层(10)设置在第一混合层(3)的下方,所述第一混合层(3)为带填充料的混合层,所述第二混合层(10)包括中间锥斗(101)和多个旋流管(6),所述中间锥斗(101)呈带底斗形,所述旋流管(6)设置在中间锥斗(101)底部的外部四周,所述旋流管(6)与中间锥斗(101)内部连通,所述旋流管(6)的出口沿相同的时针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进水管(4)和排出口(11),所述排出口(11)设置在壳体(2)的下方,所述进水管(4)的排水口设置在第一混合层(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在壳体(2)的侧边,所述进水管(4)穿过第一混合层(3),所述壳体(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椭圆封头(12),所述进水管(4)喷出的水流经过椭圆封头(12)反射落入第一混合层(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层(3)内填充有微涡球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层(10)的下方设置有底锥斗(8),所述底锥斗(8)呈带底斗形,所述底锥斗(8)的底部侧边设置有排污管口(9),所述底锥斗(8)的中心上方设置有上升筒(7),所述上升筒(7)贯穿第二混合层(10)的中心,所述上升筒(7)的出口设置在第二混合层(10)的上方,所述上升筒(7)的出口设置在壳体(2)的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排气阀(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式水利混合装置,包括一用于容纳其他部件的壳体、第一混合层和第二混合层,所述第一混合层和第二混合层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二混合层设置在第一混合层的下方,所述第一混合层为带填充料的混合层,所述第二混合层包括中间锥斗和多个旋流管,所述中间锥斗呈带底斗形,所述旋流管设置在中间锥斗底部的外部四周,所述旋流管与中间锥斗内部连通,所述中间锥斗可转动设置,所述旋流管的出口沿相同的时针方向设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无动力水力混合,无需机械搅拌,节省能耗,维护简单。整个混合过程仅靠流体结构及混合填料实现液体的充分混合,不存在剪切力及叶轮、叶片磨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倪汉卿,任宏伟,陈敏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鼎煜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