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8098发布日期:2024-03-28 18: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植物油,尤其涉及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1、植物油,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2、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609781u公开了一种植物油沉淀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罐体,所述过滤罐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罐体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该专利解决了现有的植物油在进行过滤时,需要定时进行清理过滤网,才能够继续进行植物油的过滤,需要拆卸过滤网,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

4、然而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较为明显的是对压榨出的高温大豆油的冷却效果不理想,且冷却效率有待改进的问题。

5、我们为此,提出了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包括过滤罐体,所述过滤罐体的一侧表面上端焊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丝杠,且丝杠的一端与承载板一侧表面安装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的表面配合使用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低端焊接有挤油板,所述过滤罐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框,且过滤框的底面可拆卸有卸渣盖,所述过滤框通过吊绳与卷扬机连接,所述过滤罐体的内底面环形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出液管,并且出液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体的外部,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与设置在过滤罐体外部的水泵出水端连通,所述过滤罐体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框。

3、优选的,所述挤油板的长度小于过滤框的长度,且过滤框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4、优选的,所述过滤罐体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卷扬机、水泵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直径小于过滤罐体的宽度。

6、优选的,所述过滤罐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排油管,且排油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收集框顶面的开口面积大于卸渣盖的表面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冷却管、进液管、出液管和水泵的相互配合使用,水泵的进水端与外部水源接通,水泵能够将水泵送至冷却管内,再从出液管排出,从而在冷却管内流动的水能够对大豆油进行高效的冷却降温,提高对大豆油的冷却效果和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收集框,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支架向右运动,第一支架带动过滤框向右运动,当过滤框移动至收集框的正上方时,打开卸渣盖,油渣从过滤框内向下掉落在收集框内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清理过滤框内油渣的便捷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特征:

1.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包括过滤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1)的一侧表面上端焊接有承载板(2),且承载板(2)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的内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丝杠(4),且丝杠(4)的一端与承载板(2)一侧表面安装的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4)的表面配合使用有第一支架(6),且第一支架(6)上安装有卷扬机(7),所述第一支架(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8),且第二支架(8)的低端焊接有挤油板(9),所述过滤罐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框(10),且过滤框(10)的底面可拆卸有卸渣盖(11),所述过滤框(10)通过吊绳与卷扬机(7)连接,所述过滤罐体(1)的内底面环形设置有冷却管(14),且冷却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出液管(15),并且出液管(15)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体(1)的外部,所述冷却管(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液管(16),且进液管(16)的一端与设置在过滤罐体(1)外部的水泵(17)出水端连通,所述过滤罐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油板(9)的长度小于过滤框(10)的长度,且过滤框(10)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2),且控制面板(12)通过导线与卷扬机(7)、水泵(17)和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4)的直径小于过滤罐体(1)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排油管(18),且排油管(1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6)与限位槽(3)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13)顶面的开口面积大于卸渣盖(11)的表面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大豆油生产冷却沉淀装置,包括过滤罐体,所述过滤罐体的一侧表面上端焊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丝杠,且丝杠的一端与承载板一侧表面安装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的表面配合使用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低端焊接有挤油板。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冷却管、进液管、出液管和水泵的相互配合使用,水泵的进水端与外部水源接通,水泵能够将水泵送至冷却管内,再从出液管排出,从而在冷却管内流动的水能够对大豆油进行高效的冷却降温,提高对大豆油的冷却效果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董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丰源醇植物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