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8000发布日期:2024-05-11 00:0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电池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烘干装置对组成电池的极片、隔膜等进行烘干,例如,采用烘干装置对涂布的极片进行烘干,以使涂布于极片上的涂层能够较为牢固的贴附于极片上,从而达到改善电池性能的目的。

2、相关技术中,在利用烘干装置对涂布的极片进行烘干时,由于烘干装置出射于涂布的极片上的风量以及湿度均匀性较差,因此,在对涂布的极片的烘干过程中,容易出现涂布的极片的中间部位还未烘干,但是涂布的极片的边缘部位由于烘干过度导致其出现开裂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极片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能够降低涂布的极片的边缘出现开裂的风险,从而提高极片的生产良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烘干装置,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上风盒,所述上风盒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上风盒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风盒上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风面,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将干燥的气体通入所述上风盒内,所述第一出风面用于向待烘干件的一侧表面出射气体;下风盒,所述下风盒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下风盒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风盒上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风面,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将干燥的气体通入所述下风盒内,所述第二出风面与所述第一出风面相对且用于向所述待烘干件的另一侧表面出射气体;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出汽管,所述出汽管伸入所述上风盒和/或所述下风盒内,所述出汽管用于向靠近所述第一出风面的边缘和/或靠近所述第二出风面的边缘输送水汽。

4、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面和所述第二出风面在预设方向上均具有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加湿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加湿机构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缘和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缘的所述第一出风面和/或所述第二出风面输送水汽。

5、可选地,所述加湿机构包括蒸发箱和加热件,所述蒸发箱内盛放有一定量的液体,所述蒸发箱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汽远离所述上风盒和/或所述下风盒的一端与所述蒸发箱连通,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蒸发箱内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至所述液体蒸发,以进入所述出汽管内。

6、可选地,所述加湿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汽管上的气液分离件,所述气液分离件用于分离出所述出汽管中的所述水汽中的液滴。

7、可选地,所述气液分离件为气液分离管;所述出汽管包括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所述第一出汽管和所述第二出汽管的直径均小于所述气液分离管的直径,所述第一出汽管的一端与所述蒸发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管连通,以将所述蒸发箱内蒸发的水汽输送至所述气液分离管内,所述第二出汽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上风盒和/或所述下风盒内、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管连通,以将分离出所述液滴的所述水汽输送至所述上风盒和/或所述下风盒内。

8、可选地,所述加湿机构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蒸发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管连通,以将所述气液分离管内的液滴回流至所述蒸发箱内。

9、可选地,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器和与所述湿度检测器电连接的控制阀,所述湿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面和/或所述第二出风面上,以检测所述第一出风面和/或所述第二出风面的中间位置或边缘位置的湿度信息,所述控制阀能够根据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湿度信息控制所述出汽管输送的所述水汽的流量。

10、可选地,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风盒内的第一均压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下风盒内的第二均压结构,所述第一均压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出风面设置,所述第二均压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出风面设置。

11、可选地,所述上风盒朝向所述下风盒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面,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均朝向所述下风盒凸出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一凸起具有与所述上风盒的盒内空间连通的中空内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第一均压结构;所述下风盒朝向所述上风盒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出风面,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均朝向所述上风盒凸出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凸起具有与所述下风盒的盒内空间连通的中空内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第二均压结构。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的中空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二凸起的中空内腔内设置有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和所述第二扰流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13、可选地,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风盒内的第一缓冲件和设置于所述下风盒内的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一缓冲腔连通的第一缓冲进口和第一缓冲出口,第一缓冲进口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口连通,第一缓冲出口与所述上风盒的盒内空间连通,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连通的第二缓冲进口和第二缓冲出口,第二缓冲进口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口连通,第二缓冲出口与所述下风盒的盒内空间连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5、由于加湿机构向靠近第一出风面的边缘、靠近第二出风面的边缘输送水汽,因此,能够向箱体边缘位置补充水汽,以弥补平衡待烘干件自身溶剂挥发造成的湿度梯度,使得风盒中整体的湿度梯度达到均一,提高了风盒中湿度的均匀性,从而优化了待烘干件烘干时的湿度的均匀性,进而降低了因待烘干件边缘位置液体挥发快,中间位置液体挥发慢,而导致在烘干过程中待烘干件边缘开裂而中间位置尚未烘干的情况发生。

16、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未对待烘干件烘干过程中湿度的均匀性进行优化,容易导致待烘干件中间还尚未烘干而边缘已经过烘开裂,本申请通过设置加湿装置对烘干装置风盒中的边缘位置进行加湿,从而在风盒中形成中部湿度低边缘湿度高的湿度梯度,优化了待烘干件烘干过程中的湿度的均匀性,进而降低了待烘干件因为两侧湿度低中间湿度高出现两边过干燥开裂但中间未烘干的风险,提高了待烘干件烘干的良品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4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汽管(401)上的气液分离件(404),所述气液分离件(404)用于分离出所述出汽管(401)中的所述水汽中的液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件(404)为气液分离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400)还包括回流管(405),所述回流管(405)的一端与所述蒸发箱(40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管连通,以将所述气液分离管内的液滴回流至所述蒸发箱(4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器(406)和与所述湿度检测器(406)电连接的控制阀(407),所述湿度检测器(406)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面(202)和/或所述第二出风面(302)上,以检测所述第一出风面(202)和/或所述第二出风面(302)的中间位置或边缘位置的湿度信息,所述控制阀(407)能够根据所述湿度检测器(406)检测到的所述湿度信息控制所述出汽管(401)输送的所述水汽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风盒(200)内的第一均压结构(203)和设置于所述下风盒(300)内的第二均压结构(303),所述第一均压结构(203)靠近所述第一出风面(202)设置,所述第二均压结构(303)靠近所述第二出风面(302)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盒(200)朝向所述下风盒(300)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2031),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031)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面(202),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031)均朝向所述下风盒(300)凸出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一凸起(2031)具有与所述上风盒(200)的盒内空间连通的中空内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031)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第一均压结构(2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031)的中空内腔内设置有第一扰流板(2032),所述第二凸起(3031)的中空内腔内设置有第二扰流板(3032),所述第一扰流板(2032)和所述第二扰流板(3032)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风盒(200)内的第一缓冲件(204)和设置于所述下风盒(300)内的第二缓冲件(304),所述第一缓冲件(204)包括第一缓冲腔(2041)和所述第一缓冲腔(2041)连通的第一缓冲进口(2042)和第一缓冲出口(2043),第一缓冲进口(2042)分别与所述进风口(101)和所述第一进口(201)连通,第一缓冲出口(2043)与所述上风盒(200)的盒内空间连通,所述第二缓冲件(304)包括第二缓冲腔(3041)和所述第二缓冲腔(3041)连通的第二缓冲进口(3042)和第二缓冲出口(3043),第二缓冲进口(3042)分别与所述进风口(101)和所述第二进口(301)连通,第二缓冲出口(3043)与所述下风盒(300)的盒内空间连通。

12.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生产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该烘干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上风盒、下风盒以及加湿机构;上风盒具有第一出风面,第一出风面用于向待烘干件的一侧表面出射气体;下风盒具有与第一出风面相对的第二出风面,第二出风面用于向待烘干件的另一侧表面出射气体;加湿机构包括出汽管,出汽管伸入上风盒和/或下风盒内,出汽管用于向靠近第一出风面的边缘和/或靠近第二出风面的边缘输送水汽。本申请能够通过加湿机构向靠近第一出风面的边缘、靠近第二出风面的边缘输送水汽,以向烘干装置箱体边缘位置补充水汽,优化了烘干装置箱体中的湿度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先导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