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2652发布日期:2024-04-23 11:4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具体涉及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


背景技术:

1、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形成sei膜的性能更好,形成紧密结构层但又不增加阻抗,能阻止电解液进一步分解,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氟化法,以氟气、氮气和碳酸乙烯酯为原料合成,另一种是卤素交换法,先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再与氟化试剂进行卤素取代反应。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现有的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不具备减震效果,由于搅拌罐在进行搅拌时会产生剧烈晃动,不仅容易影响搅拌罐的密封性,还会降低搅拌罐工作时的稳定性,晃动过大会容易引起搅拌罐的损坏;

3、现有的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不具备多重搅拌效果,会导致搅拌罐底部或者靠近内壁的原料不能充分的进行搅拌,从而导致混合不够均匀,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原料的反应效果;大多是一体不可拆卸式结构,虽然密封性较好,但长时间使用后,不能对内部进行清洁,从而影响后续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装置。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设置有排料管,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侧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卡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滑块的上端铰接,所述滑块的内壁与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壁与第一搅拌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侧设置有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杆的外壁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卡杆一端的外侧与卡槽的内侧卡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通过第一弹簧、伸缩杆、第二弹簧、滑块、连杆、滑杆的共同作用下,当搅拌罐在进行搅拌工作或受到外力震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使得搅拌罐底部四周设置有四个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伸缩,从而可以对搅拌罐进行支撑和减震,有效的减少装置进行搅拌时产生的震动,同时,搅拌罐会对两个连杆进行挤压,使得连杆带动两个滑块在滑杆表面做相互远离运动,并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力下可以对搅拌罐进行二次减震,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下即可对搅拌罐起到减缓吸收震动力的效果,从而提高搅拌罐工作时的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通过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叶片、刮板、搅拌杆、第二搅拌轴、第一电机、排料管、搅拌罐的共同作用下,首先通过打开密封盖,将适量的氯代试剂和碳酸乙烯酯投入到搅拌罐内部,然后关闭密封盖对搅拌罐进行密封进行搅拌,使两者之间发生氯代反应生成氯代碳酸乙烯酯,然后再通过进料管投入适量的氟化试剂,然后再进行搅拌使得氯代碳酸乙烯酯和氟化试剂反应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从而即可完成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而当在对这些原料进行搅拌时,可以驱动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叶片转动,第一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可以驱动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在多个搅拌杆和搅拌叶片的配合下可以对搅拌罐内部的原料产生最大程度的扰动,从而提高了搅拌效率和原料的反应速率。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通过第一连接块、插杆、第二连接块、卡槽、限位板、复位弹簧、卡杆的共同作用下,当搅拌罐进行搅拌工作时,将密封盖盖在搅拌罐上端,然后向外拉动卡杆,使得卡杆带动限位板移动,并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随后将插杆贯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此时松开对卡杆的施力,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带动卡杆复位,使得卡杆卡入到卡槽内部,从而可以对插杆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对密封盖和搅拌罐进行连接,且在密封盖和搅拌罐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搅拌罐内的气密性,避免气体从密封盖和搅拌罐连接处的缝隙中溢出,造成反应中气体的流失,进而提高了反应效果,而通过密封盖与搅拌罐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搅拌罐内部进行清洗,提高搅拌罐内部的清洁度,便于后续其它原料的制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搅拌装置(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密封盖(6)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有伸缩杆(22),所述伸缩杆(2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21),所述伸缩杆(22)的一侧设置有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下端设置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的内壁设置有滑杆(26),所述滑杆(2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有搅拌罐(39),所述搅拌罐(3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搅拌轴(32),所述第一搅拌轴(3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31),所述第一搅拌叶片(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33),所述第一搅拌轴(32)的外侧设置有刮板(34),所述刮板(34)的一侧设置有排料管(38),所述第一搅拌轴(3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轴(36),所述第二搅拌轴(36)的外侧设置有搅拌杆(35),所述第二搅拌轴(3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5)包括有第一连接块(51),所述第一连接块(5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53),所述第二连接块(53)的内侧设置有插杆(52),所述插杆(52)的一侧设置有卡槽(54),所述卡槽(54)的内侧设置有卡杆(57),所述卡杆(57)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56),所述卡杆(57)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5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5)的一端与滑块(24)的上端铰接,所述滑块(24)的内壁与滑杆(26)的外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32)的外壁与第一搅拌叶片(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32)的外侧设置有刮板(34)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2)的外壁与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3)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卡杆(57)一端的外侧与卡槽(54)的内侧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合成反应釜搅拌器,涉及合成反应釜搅拌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装置。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叶片转动,第一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可以驱动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在多个搅拌杆和搅拌叶片的配合下可以对搅拌罐内部的原料产生最大程度的扰动。

技术研发人员:宿国宝,李明轩,朱云玲,江瑛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森美越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