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8879发布日期:2024-04-08 11:1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污染防治,尤其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


背景技术:

1、水污染防治是指对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的预防和治理。为了降低水污染,人们往往采用过滤罐来对污水进行过滤。

2、如公开号为cn212309037u,一种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包括罐体和支撑脚,所述罐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底端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污口,所述罐体的前端面中心处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罐体的侧壁延伸至内部并套接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槽在进水口的下方进行污水截流,水流通过过滤孔从出水口排出罐体的内部,颗粒物滞留在过滤槽的内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固定环顺时针转动,固定环的转动带动过滤槽转动,过滤槽在转动过程中从v形逐渐转变为倒v形,过滤槽在转变的过程中内部的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并通过排污口排出罐体的内部,从而实现了污水的过滤,且不会造成过滤槽封堵塞。

3、该装置使用时依靠颗粒物自身的重力以及球体对过滤槽撞击清理过滤槽,清理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颗粒物有残留堵住过滤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组成包括:罐体和支架,所述罐体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罐体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罐体底部右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罐体前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罐体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所述输出轴外侧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底部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罐体上端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与第一清洁管连通,所述第一清洁管贯穿所述罐体右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第一清洁管靠近所述水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清洁管靠近所述过滤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

3、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槽设置为v形结构,所述第一喷头设置于所述过滤槽上方,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排污口之间设置有倾斜挡板,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

4、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上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于所述过滤槽下方,所述过滤板的宽度比所述出水口的宽度大。

5、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左端与所述罐体左侧壁连接,所述过滤板右端延伸至所述排污口上方,所述过滤板左端的水平高度比所述过滤板右端的水平高度高。

6、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一清洁管和第二清洁管,所述第二清洁管贯穿所述罐体左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第二清洁管靠近所述水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清洁管靠近所述过滤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设置于所述过滤板上方。

7、更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左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所述过滤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挡板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所述过滤板的右端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左端上侧面设置有拨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进水口、减速电机、输出轴和过滤槽,减速电机可带动过滤槽缓慢转动,进水口设置于罐体顶部左侧且位于最左侧过滤槽的正上方,使得从进水口进入的污水能流入过滤槽内进行过滤,通过设置水泵、第一清洁管、第一阀门、第一喷头和进水管,可利用水泵对水流加压从第一喷头喷出,罐体内部左侧的过滤槽在减速电机带动下转动至罐体内部右侧,第一喷头可喷出高压水流对过滤槽和过滤孔进行冲洗,过滤槽设置为v形结构,便于第一喷头将过滤槽冲刷干净,经过过滤的污水落入出水口排出,由第一喷头冲洗处的杂质掉落至排污口并从排污口排出。

11、2.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过滤板,可对未能准确流入过滤槽内的污水落至过滤板上进行过滤,通过设置输出管、第二清洁管、第二阀门和第二喷头,可利用水泵对水流加压从第二喷头喷出,高压水流可对过滤板进行冲洗,将杂质从过滤板冲刷至排污口内,避免过滤板堵塞,通过设置安装槽、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拨杆,减速电机带动过滤槽转动时,过滤槽会接触拨杆并拨动拨杆,利用拨杆带动过滤板抖动,便于将过滤板上的杂质抖落滑至排污口。



技术特征:

1.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支架(2),所述罐体(1)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水口(3),所述罐体(1)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水口(4),所述罐体(1)底部右侧设置有排污口(5),所述罐体(1)前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7)贯穿所述罐体(1)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输出轴(7)外侧设置有过滤槽(8),所述过滤槽(8)底部设置有过滤孔(9),所述罐体(1)上端右侧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输出端与第一清洁管(11)连通,所述第一清洁管(11)贯穿所述罐体(1)右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第一清洁管(11)靠近所述水泵(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2),所述第一清洁管(11)靠近所述过滤槽(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8)设置为v形结构,所述第一喷头(13)设置于所述过滤槽(8)上方,所述出水口(4)和所述排污口(5)之间设置有倾斜挡板(14),所述水泵(10)通过进水管(15)与外部水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上方设置有过滤板(16),所述过滤板(16)设置于所述过滤槽(8)下方,所述过滤板(16)的宽度比所述出水口(4)的宽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6)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16)左端与所述罐体(1)左侧壁连接,所述过滤板(16)右端延伸至所述排污口(5)上方,所述过滤板(16)左端的水平高度比所述过滤板(16)右端的水平高度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0)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管(17),所述输出管(17)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一清洁管(11)和第二清洁管(18),所述第二清洁管(18)贯穿所述罐体(1)左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第二清洁管(18)靠近所述水泵(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19),所述第二清洁管(18)靠近所述过滤板(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喷头(20),所述第二喷头(20)设置于所述过滤板(16)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左侧壁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上端与所述过滤板(1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挡板(14)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上端与所述过滤板(16)的右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6)左端上侧面设置有拨杆(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用一体化过滤罐,其组成包括:罐体和支架,罐体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水口,罐体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水口,罐体底部右侧设置有排污口,罐体前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罐体延伸至罐体内部,输出轴外侧设置有过滤槽,过滤槽底部设置有过滤孔,罐体上端右侧设置有水泵,水泵输出端与第一清洁管连通,第一清洁管贯穿罐体右侧壁并延伸至罐体内部,第一清洁管靠近水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清洁管靠近过滤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有水泵、第一清洁管、第一阀门、第一喷头和进水管,可喷出高压水流对过滤槽和过滤孔进行冲洗,清理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周静,费希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今汇环境(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