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9999发布日期:2024-05-20 12:0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碳化排焦,特别是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碳源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类碳源材料在高温处理过程中所用设备的出气口口径设计一般都较小,碳源材料在高温下会热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及焦油,极容易导致设备排气、排焦困难,甚至于堵住出气口致无法排焦,因此需要对上述含焦油烟气进行处置。

2、现有技术中,含焦烟气的处置一般采用水洗和活性炭吸附的方式,针对其中的焦油烟气以及有毒气体进行反应吸收。

3、然而,在水洗过程中,含焦烟气容易吸附在进气管内造成一定的堵塞,不利于烟气的连续处理及装置的清洁。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水洗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水洗装置设有放置有机溶剂的第一腔体、放置酸性溶液的第二腔体以及放置碱性溶液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进气管与工作系统连接,所述进气管深入第一腔体液面以下,所述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分别设有伸入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液面以下的出气管,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水洗装置连接,所述进气管中部设有外扩形成的扩口部,内部形成与其外形相适应的扩口腔。

3、优选的,所述扩口部为囊状结构,所述扩口腔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囊状。

4、优选的,所述扩口部呈喇叭状开口,所述扩口腔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喇叭状。

5、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底部为圆弧状结构。

6、优选的,所述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设有若干层多孔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远离水洗装置的一端为排气口。

7、优选的,还包括过滤回收装置以及抽滤泵,所述过滤回收装置通过溶剂流管与第一腔体连接,所述过滤回收装置通过抽滤泵进行二次过滤将流向过滤回收装置的有机溶剂回流至第一腔体。

8、优选的,所述溶剂流管设有用于控制溶剂流量的流量阀。

9、优选的,所述过滤回收装置内部设有倾斜放置的焦油过滤网,所述焦油过滤网设于溶剂流管下方。

10、优选的,所述溶剂流管下端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设于接近的焦油过滤网较高端位置。

11、优选的,所述过滤回收装置一侧还设有排焦口,所述排焦口下方设有焦油收集罐,所述焦油过滤网较高一端连接过滤回收装置内壁,另一端与排焦口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管中部设置扩口部,形成扩口腔,可以使得进气管能够容纳更多的焦油气体而不被堵塞,同时可以让热的气体在该腔体中加速冷却,避免气流较快导致部分气体快速溢出溶液。

14、2.通过过滤回收装置以及过滤泵的设置,对有机溶剂进行过滤回收二次使用,使得一次碳化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大量焦油烟气可以及时被溶解回收。

15、3.通过设置水洗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对焦油烟气进行水洗以及吸附其中的有毒气体,无害化处理了焦油烟气,使排焦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2)、水洗装置(1)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装置(1)设有放置有机溶剂的第一腔体(7)、放置酸性溶液的第二腔体(8)以及放置碱性溶液的第三腔体(9),所述第一腔体(7)通过进气管(2)与工作系统连接,所述进气管(2)深入第一腔体(7)液面以下,所述第一腔体(7)以及第二腔体(8)分别设有伸入第二腔体(8)以及第三腔体(9)液面以下的出气管(10),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6)与水洗装置(1)连接,所述进气管(2)中部设有外扩形成的扩口部(21),内部形成与其外形相适应的扩口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部(21)为囊状结构,所述扩口腔(22)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囊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部(21)呈喇叭状开口,所述扩口腔(22)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7)底部为圆弧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6)内部设有若干层多孔活性炭(61),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6)远离水洗装置(1)的一端为排气口(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回收装置(3)以及抽滤泵(5),所述过滤回收装置(3)通过溶剂流管(4)与第一腔体(7)连接,所述过滤回收装置(3)通过抽滤泵(5)进行二次过滤将流向过滤回收装置(3)的有机溶剂回流至第一腔体(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流管(4)设有用于控制溶剂流量的流量阀(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回收装置(3)内部设有倾斜放置的焦油过滤网(31),所述焦油过滤网(31)设于溶剂流管(4)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流管(4)下端设有导流部(42),所述导流部(42)设于接近的焦油过滤网(31)较高端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回收装置(3)一侧还设有排焦口(32),所述排焦口(32)下方设有焦油收集罐(33),所述焦油过滤网(31)较高一端连接过滤回收装置(3)内壁,另一端与排焦口(32)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碳化排焦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水洗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水洗装置设有放置有机溶剂的第一腔体、放置酸性溶液的第二腔体以及放置碱性溶液的第三腔体,第一腔体通过进气管与工作系统连接,进气管深入第一腔体液面以下,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分别设有伸入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液面以下的出气管,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水洗装置连接,进气管中部设有外扩形成的扩口部,内部形成与其外形相适应的扩口腔,本技术通过在进气管中部设置扩口部,形成扩口腔,可以使得进气管能够容纳更多的焦油气体而不被堵塞,同时可以让热的气体在该腔体中加速冷却,避免气流较快导致部分气体快速溢出溶液。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程,蒋玉雄,钟启仲,霍振翔,陈荣强,范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高容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