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9649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涂布,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1、狭缝挤压涂布作为一种精密的湿式涂布技术,工作原理为浆料在一定压力一定流量下沿着涂布模头的缝隙挤压喷出而转移到基材上。现在的涂布模头由上模头、下模头及夹合在其中的垫片构成,垫片的高度决定了涂布狭缝的高度,在涂布过程中,由于浆料温度或黏度待因素影响,涂层的厚度不均一,需要对涂层厚度进行调节。

2、现阶段对涂层厚度的调整,是通过在涂布模头的下模头背面底部开孔,设置手动的推杆或拉杆,在下模头底面开槽,通过推杆或拉杆推动或拉动槽口变形,再带动下模头唇口变形来对涂布狭缝中流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涂层的厚度。

3、但是涂布模头由于浆料温度或黏度等因素影响,涂层的厚度不均一,操作者通过调节下模底部的推杆或拉杆使下模头唇口变形的方式,去调节涂布模头狭缝的流量时,推拉杆直接作用在下模头上,容易损伤模头,影响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推拉杆直接作用在下模头上进行涂层厚度调节容易损伤模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以及夹设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的涂布垫片,所述上模头、涂布垫片和下模头之间围设形成涂布狭缝,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在所述涂布狭缝的出料侧构成涂布唇口;

3、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变形部和基部,所述变形部靠近所述涂布唇口;

4、所述变形部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基部上设置有多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件驱动所述连接件移动,带动所述变形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基部,以调节所述涂布唇口的厚度。

5、可选地,所述变形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

6、所述基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7、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

8、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径尺寸。

9、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内侧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置于所述调节槽中。

10、可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

11、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第一调节杆用于驱动所述变形部远离所述基部,所述第二调节杆用于驱动所述变形部靠近所述基部。

12、可选地,多组所述调节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调节杆之间设置一个第二调节杆。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操作端;

14、所述第一操作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调节槽后与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操作端;

16、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操作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调节槽后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螺纹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涂布机,具有上述所述的涂布模头。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上模头和下模头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变形部和基部,变形部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基部上设置有多组调节件,调节件的驱动端与连接件连接,调节件驱动连接件移动,带动变形部靠近或远离基部,以调节涂布唇口的厚度,连接件的设置避免调节件直接作用于模头上,有效减少了产品损坏率,驱动的过程出现障碍时,可以直接拆卸更换连接件,维修方便,降低了产品维护成本。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变形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连接件可拆卸设置于第一安装孔中,基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调节件设置于第二安装孔中,即调节件分别对应作用于连接件上,多组调节件对变形部进行作用,实现了长度较长的变形部的同步调节,提高了涂层厚度的均匀性。

2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连接件和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提高了维修便捷性。

2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凸台,凸台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孔的外径尺寸,在连接件进行安装时,将连接件从外端旋入第一安装孔中,凸台的设置对连接件起到了限位作用。

2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连接件的内侧设置有卡接件,卡接件设置于调节槽中,与凸台配合设置,有效防止连接件松动和脱落。

2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用于驱动变形部远离基部,以减小涂布唇口的厚度,第二调节杆用于驱动变形部靠近基部,以加大涂布唇口的厚度,多组调节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调节杆之间设置一个第二调节杆,提高了调节的均匀程度。

2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端,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操作端,第一操作端与连接件的端部抵接,第一杆体和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一杆体,推动连接件移动,带动变形部远离基部,实现了涂布唇口厚度的减小。

26、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端,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操作端,第二操作端与第三安装孔螺纹连接,需要将变形部拉回时,第二杆体转动,其转动过程中,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件向基部方向移动,实现了涂布唇口厚度的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1)、下模头(2)以及夹设于所述上模头(1)和所述下模头(2)之间的涂布垫片(3),所述上模头(1)、涂布垫片(3)和下模头(2)之间围设形成涂布狭缝(4),所述上模头(1)和所述下模头(2)在所述涂布狭缝(4)的出料侧构成涂布唇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6)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所述连接件(9)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的外侧设置有凸台(13),所述凸台(13)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外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的内侧设置有卡接件(14),所述卡接件(14)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调节件(1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调节杆(15)之间设置一个第二调节杆(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15)包括第一杆体(17),所述第一杆体(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端(18),所述第一杆体(1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操作端(19);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杆(16)包括第二杆体(20),所述第二杆体(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端(21),所述第二杆体(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操作端(22);

10.一种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模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属于涂布技术领域,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以及夹设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的涂布垫片,所述上模头、涂布垫片和下模头之间围设形成涂布狭缝,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在所述涂布狭缝的出料侧构成涂布唇口;所述上模头和下模头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变形部和基部,所述变形部靠近涂布唇口;所述变形部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基部上设置有多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驱动端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件驱动连接件移动,带动变形部靠近或远离基部。本技术提供的涂布模头,连接件的设置避免调节件直接作用于模头上,有效减少了产品损坏率。

技术研发人员:乐荣伟,张发有,彭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