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9802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体磨,具体为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


背景技术:

1、胶体磨首先是离心式研磨粉碎设备,其结构简单,设备保养维护方便,适用于较高粘度物料以及较大颗粒的物料研磨粉碎和乳化,胶体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动磨盘与相配的定磨盘作相对的高速旋转,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经过动磨盘与定磨盘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高速旋涡等物理作用,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均质和粉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目前,为了提高胶体磨的自动化程度和降低劳动强度,胶体磨具备了智能上下料功能,而现有技术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不具有缓震功能,由于胶体磨由各种零部件组合而成,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震动而导致零部件松动,从而影响了胶体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具备有缓震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不具有缓震功能,由于胶体磨由各种零部件组合而成,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震动而导致零部件松动,从而影响了胶体磨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胶体磨本体,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与胶体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胶体磨本体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斜块的一端贯穿至缓冲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底部并活动连接有挤压轮。

3、优选的,所述斜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

5、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缓冲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盒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挤压轮远离限位杆的一侧与斜块的顶部接触。

7、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底座、阻尼器、胶体磨本体、缓冲盒、伸缩杆、连杆、斜块、活动杆、活动板、第一弹簧、壳体、第二弹簧、限位板、限位杆和挤压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不具有缓震功能,由于胶体磨由各种零部件组合而成,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震动而导致零部件松动,从而影响了胶体磨使用寿命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对斜块进行限位,以提高斜块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三弹簧,能够进一步提高胶体磨本体的缓震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开口,能够方便伸缩杆和连杆的使用,通过设置第二开口,能够方便活动杆移动,通过设置螺栓,能够便于对底板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3),所述阻尼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胶体磨本体(4),所述底座(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盒(5),所述缓冲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顶部贯穿至底座(2)的顶部并与胶体磨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4)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胶体磨本体(4)的一端贯穿至底座(2)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斜块(8),所述斜块(8)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远离斜块(8)的一端贯穿至缓冲盒(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杆(9)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底座(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远离限位板(14)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2)的底部并活动连接有挤压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7),所述底座(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滑块(17)使用的滑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伸缩杆(6)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缓冲盒(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盒(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挤压轮(16)远离限位杆(15)的一侧与斜块(8)的顶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底座(2)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胶体磨本体,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盒,缓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与胶体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底板、底座、阻尼器、胶体磨本体、缓冲盒、伸缩杆、连杆、斜块、活动杆、活动板、第一弹簧、壳体、第二弹簧、限位板、限位杆和挤压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上下料的胶体磨不具有缓震功能,由于胶体磨由各种零部件组合而成,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震动而导致零部件松动,从而影响了胶体磨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书华,姜婉婷,武洪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卓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