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6424发布日期:2024-03-22 10:38阅读:7来源:国知局
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雾干燥机,具体为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脱湿干燥环节。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干燥机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酒精、有机溶剂等,这些物质一小部分被循环利用,很大部分需要换热器处理后回收到指定容器。因此,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利用这些尾气中的有机物质,是当前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压力喷雾干燥是利用喷枪雾化,用高压泵产生压力把物料送入喷枪进入塔内雾化,雾化的物料在干燥介质中液滴迅速汽化,形成粉状或颗粒状干制品的因此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尾气中一般还包括未过滤完全的粉末状颗粒,直接对尾气进行冷凝液化回收有机溶剂,可能导致颗粒物粘附在换热管壁上,不仅降低换热效率,可能导致换热管道的堵塞,停机清理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分别设置在换热器上下两端的上盖和下盖,所述换热器的内部通过隔板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器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换热器内部通入换热介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下盖上设置有排液口和排气口,所述隔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隔板将上盖和下盖与换热器分隔开,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盖和下盖内部连通,所述上盖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过滤腔,且过滤腔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用于对尾气进行过滤的滤孔,所述过滤腔的内部上下滑动设置有控制滤孔开合的弹性支撑结构,且弹性支撑结构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过滤腔内部的活塞、固定在活塞顶端的导向管和套接在导向管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上盖内部的顶端和活塞的顶端,用于推动活塞位于滤孔的下方,所述上盖的顶端固定有与过滤腔内部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端始终位于活塞的下方。

3、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顶端贯穿设置有与导向管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导向管的顶端穿过通孔延伸至上盖的顶端。

4、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外部的导向管上连接有限位部,且限位部与活塞之间的导向管长度小于过滤腔的高度。

5、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限位杆。

6、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过滤腔内侧壁紧密贴合的密封圈和清洁部。

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弹性支撑结构同步上下滑动的清洁组件,且清洁组件包括若干固定在活塞底端的连接杆和若干固定在连接杆上的刮板,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换热器的内部,所述刮板位于换热器的内部,且刮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与换热管一一对应的滑孔。

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内部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折流板。

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包括若干竖直在换热器内部的直管,直管两端分别与两个隔板固定连接,且两个隔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与直管连通的通孔。

10、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直管呈涡状线阵列设置在换热器的内部,相邻两个直管之间通过连接弯管连接,令所述直管之间相互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腔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且过滤腔的顶端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腔的底端设置有翻边,且翻边与隔板紧密贴合,令过滤腔与上盖内部相互独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通过设置过滤腔和弹性支撑结构,可以对进入换热管内部的尾气进行预处理,过滤掉内部的粉尘颗粒,避免粉尘跟随尾气进入换热管内部粘附在换热管的内侧壁上,降低换热效率,同时停机时可实现过滤腔和换热管的自洁,减少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1)和分别设置在换热器(1)上下两端的上盖(3)和下盖(4),所述换热器(1)的内部通过隔板(2)安装有换热管(8),所述换热器(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换热器(1)内部通入换热介质的进口(101)和出口(102),所述下盖(4)上设置有排液口(401)和排气口(40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隔板(2)将上盖(3)和下盖(4)与换热器(1)分隔开,所述换热管(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盖(3)和下盖(4)内部连通,所述上盖(3)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过滤腔(5),且过滤腔(5)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用于对尾气进行过滤的滤孔(501),所述过滤腔(5)的内部上下滑动设置有控制滤孔(501)开合的弹性支撑结构(6),且弹性支撑结构(6)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过滤腔(5)内部的活塞(603)、固定在活塞(603)顶端的导向管(601)和套接在导向管(601)上的弹簧(602),所述弹簧(602)两端分别抵接在上盖(3)内部的顶端和活塞(603)的顶端,用于推动活塞(603)位于滤孔(501)的下方,所述上盖(3)的顶端固定有与过滤腔(5)内部连通的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的底端始终位于活塞(60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顶端贯穿设置有与导向管(601)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导向管(601)的顶端穿过通孔延伸至上盖(3)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外部的导向管(601)上连接有限位部(6011),且限位部(6011)与活塞(603)之间的导向管(601)长度小于过滤腔(5)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03)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限位杆(60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0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过滤腔(5)内侧壁紧密贴合的密封圈(6033)和清洁部(60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弹性支撑结构(6)同步上下滑动的清洁组件(9),且清洁组件(9)包括若干固定在活塞(603)底端的连接杆(903)和若干固定在连接杆(903)上的刮板(901),所述连接杆(903)延伸至换热器(1)的内部,所述刮板(901)位于换热器(1)的内部,且刮板(901)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与换热管(8)一一对应的滑孔(9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内部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折流板(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8)包括若干竖直在换热器(1)内部的直管(801),直管(801)两端分别与两个隔板(2)固定连接,且两个隔板(2)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与直管(801)连通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直管(801)呈涡状线阵列设置在换热器(1)的内部,相邻两个直管(801)之间通过连接弯管(802)连接,令所述直管(801)之间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5)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且过滤腔(5)的顶端与上盖(3)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腔(5)的底端设置有翻边(502),且翻边(502)与隔板(2)紧密贴合,令过滤腔(5)与上盖(3)内部相互独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喷雾干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式循环压力喷雾干燥机用尾气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上盖和下盖,所述换热器的内部通过隔板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器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换热器内部通入换热介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下盖上设置有排液口和排气口,所述上盖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过滤腔,且过滤腔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过滤腔的内部上下滑动设置有控制滤孔开合的弹性支撑结构,且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活塞、导向管和弹簧,所述上盖的顶端固定有与过滤腔内部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端始终位于活塞的下方,可以对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等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设备不易堵塞,换热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冯鹏,刘中耀,刘建烨,薛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圣曼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