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5510发布日期:2024-11-29 15:5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


背景技术:

1、除尘器是一种过滤空气中粉尘颗粒的装置,除尘器按工作原理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袋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静电吸附式除尘器等,过滤式除尘器又分为喷淋式、过水式、微孔式等,实际上袋式除尘器也属于微孔式过滤,即利用滤袋表面的微孔将粉尘颗粒与空气分离。

2、现有技术中的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风机的作用,含尘空气被吸入除尘器,经过滤袋的过滤,粉尘被阻留在滤袋表面,而净化后的气体则通过滤袋,由引风机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滤袋上的粉尘逐渐增多,导致阻力上升,这时需要进行清灰操作。清灰时,关闭引风机,打开脉冲阀,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向滤袋内喷射,将滤袋上的粉尘吹落,落入灰斗中的粉尘经过排灰口排出。袋式除尘器的进气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如上部进气、中部进气、下部进气等,不同的进气方式对气流分布和清灰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上部进气方式可以减少设备的总体压力损失,但可能会加剧对滤袋的冲蚀;而下部进气方式则有利于较大颗粒粉尘的沉降,但可能会增加设备的阻力。此外,清灰以保持滤袋表面的微孔通畅是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清灰方式则包括机械振打、逆气流等多种方法,使积累在滤袋表面的粉尘脱落,疏通表面的微孔,以确保滤袋持续高效工作。然而,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机械振打还是逆气流(例如常见的脉冲式逆向气流),都难以根据滤袋的堵塞情况来自动清灰。有些袋式除尘器通过安装气压传感器或计时器来实现触发清灰操作进行自动清灰。在充斥粉尘的工作环境下,气压传感器会受到粉尘在传感器表面积累的影响,可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降低。计时器在经过预设时长后触发清灰操作进行自动清灰,由于滤袋堵塞程度并非随时间推移均匀变化的,因此通过计时器定时清灰可靠性实际上低于气压传感器式清灰的可靠性。

3、由此可见,使滤袋自动清洁并提高自动清洁的可靠性以及清洁效率是袋式除尘器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实现使滤袋自动清洁并提高自动清洁的可靠性以及清洁效率。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包括箱体、风机、至少一个袋式过滤组件,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排灰口,所述袋式过滤组件包括滤袋,所述袋式过滤组件安装在箱体内部并依靠所述滤袋分隔所述箱体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箱体并在穿过所述滤袋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滤袋表面积累的粉尘在清灰过程中脱落并从所述排灰口排出;

3、所述袋式过滤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滤袋内侧的骨架、导向杆、蓄能限位组件、传动组件,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4、所述骨架包括保持架、多个弹性支撑杆,各所述弹性支撑杆围绕所述导向杆圆周阵列分布,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杆的上端与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所述排气口边缘铰接,所述弹性支撑杆下端与所述保持架铰接,所述弹性支撑杆和所述保持架包裹在所述滤袋内侧,所述滤袋的袋口围绕所述排气口设置并与所述排气口边缘紧密贴合且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杆对所述滤袋提供由内向外的支撑力使所述滤袋的形状呈鼓形,所述弹性支撑杆与所述滤袋接触并牵连设置;

5、所述蓄能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滑套、托盘、惯性块、挂钩、弹力挡杆,所述第一滑套位于所述保持架上方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托盘围绕所述导向杆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滑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惯性块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并摆放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套下端,所述弹力挡杆位于所述第一滑套下方并与所述导向杆弹性连接;

6、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斜撑杆,各所述撑杆与各所述弹性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斜撑杆围绕所述导向杆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套铰接,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斜撑杆靠近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7、所述滤袋内外侧气压差作用力向内挤压所述滤袋,所述斜撑杆推动所述第一滑套向上滑动,所述挂钩随所述第一滑套向上运动后推动所述弹力挡杆运动蓄能,所述挂钩向上运动至向上越过所述弹力挡杆后向上击飞所述惯性块释放能量,所述弹性支撑杆中部朝靠近导向杆的方向弯曲并牵引所述滤袋由外凸状态切换至内凹状态,在此过程中产生由内向外的喷射气流和惯性力剥离所述滤袋外表面积累的部分粉尘,从所述滤袋表面脱落的粉尘在所述惯性块飞升阶段中降落至箱体底部,所述惯性块回落后冲击挤压所述托盘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套向下滑动,所述斜撑杆推动所述弹性支撑杆中部朝远离所述导向杆的方向弯曲并推动所述滤袋由内凹状态恢复至外凸状态,所述挂钩向下越过所述弹力挡杆后重新钩挂住所述弹力挡杆。

8、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架包括第二滑套、多个放射杆,所述第二滑套套设在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各所述放射杆环绕所述导向杆圆周阵列分布,各所述放射杆与各所述弹性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放射杆水平设置,所述放射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放射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撑杆的下端铰接。

9、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架还包括多个与所述放射杆一一对应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放射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10、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能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扭簧,所述挂钩和所述弹力挡杆分别具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弹力挡杆相对所述导向杆倾斜设置,所述弹力挡杆的上端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弹性连接,所述弹力挡杆的下端位于所述挂钩下端的钩尖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弹力挡杆位于各所述挂钩围绕区域的内侧;

11、所述挂钩向上运动后推动所述弹力挡杆向上翻转运动并压缩或拉伸所述扭簧,所述挂钩下端的钩尖在所述弹力挡杆翻转至所述弹力挡杆下端朝上后能够向上越过所述弹力挡杆脱离钩挂状态,所述挂钩随所述第一滑套向下运动后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干涉,所述第一限位板对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挂钩向下运动进行限位。

12、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能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弹力挡杆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滑套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挂钩围绕区域内侧,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弹力挡杆的下表面在未受到所述挂钩向上的挤压时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接触,所述挂钩的钩尖在所述弹力挡杆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接触时位于所述弹力挡杆的正下方。

13、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能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与所述第二滑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下方,所述第三限位板随所述第二滑套向上运动后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沿竖直方向发生干涉,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第三限位板对所述第二滑套向上运动进行限位。

14、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能限位组件还包括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滑套下端之间,所述圆柱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挂钩上端或所述第一滑套的下端面接触。

15、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还包括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的功能由所述铰接组件提供,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座、活动柄、耳板、固定轴,所述耳板平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一端的两侧,所述固定轴位于两个耳板之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耳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杆垂直,在通过所述铰接组件进行所述铰接的两个部件中,其中一个部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个部件与所述活动柄固定连接。

16、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还包括牵连组件,所述弹性支撑杆与所述滤袋通过所述牵连组件牵连设置,所述牵连组件包括套环、牵连杆、固定压片、调节压片、调节螺母;

17、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弹性支撑杆上,牵连杆沿所述导向杆的径向设置,所述牵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环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滤袋表面设有通孔,所述牵连杆的另一端由内至外穿过所述通孔伸至所述滤袋外部,所述固定压片位于所述滤袋和所述套环之间并与所述牵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压片远离所述套环的一面与所述滤袋内侧面压紧配合,所述调节压片和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滤袋外部,所述调节压片套设在所述牵连杆上,所述调节压片靠近所述滤袋的一面与所述滤袋外侧面压紧配合,所述通孔被遮盖在所述固定压片和所述调节压片之间,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牵连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调节压片远离所述滤袋的一侧,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调节压片压紧配合;

18、每个所述弹性支撑杆通过多个所述牵连组件与所述滤袋牵连设置,每个所述弹性支撑杆上的牵连组件沿所述牵连杆间隔排列。

19、在上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进气口具有多个且绕所述箱体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分布,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且相对所述箱体表面倾斜设置,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箱体表面之间的夹角介于30度至60度之间;

20、所述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还包括进气管、隔板、吊杆,所述进气管环绕所述箱体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用于与进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各所述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21、所述隔板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侧壁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底面间隔设置,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袋式过滤组件位于所述隔板内侧,所述袋式过滤组件与所述隔板之间间隔设置;

22、所述吊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心轴向上,所述吊杆的上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吊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锥形导料板,所述第一锥形导料板的锥尖朝上设置并与所述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下端设有第二锥形导料板,所述第二锥形导料板的锥尖朝下设置,所述第二锥形导料板的上端边缘沿所述隔板的下端边缘设置并与所述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23、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第三锥形导料板,所述第三锥形导料板的锥尖朝下设置,所述第三锥形导料板的上端边缘沿所述箱体的下端边缘设置并与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导料板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锥形导料板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三锥形导料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一锥形导料板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二锥形导料板的下端,所述第一锥形导料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锥形导料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锥形导料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锥形导料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排灰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锥形导料板的锥尖处,所述排灰口安装有阀门;

24、所述袋式过滤组件具有多个且绕所述吊杆圆周阵列分布,相邻所述袋式过滤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袋式过滤组件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袋式过滤组件下端与所述第一锥形导料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袋式过滤组件下端与所述第二锥形导料板之间的距离。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除尘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定时清灰和测压清灰而言,滤袋堵塞程度超标后自动进行清灰,清灰的触发机制与滤袋堵塞程度直接联系,不需要额外的检测气压的传感器不需要计时器,可靠性更高。此外,弹性支撑杆外凸和内凹两种状态切换过程中,滤袋随弹性支撑杆产生竖直方向的窜动,因此,除了向外的喷射气流作用和水平方向的惯性作用以外,还存在竖直方向的惯性作用,通俗言之,滤袋向外鼓风,同时伴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抖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脉冲气流清灰而言,对积累的粉尘产生更多维度的冲击,即使粉尘着力点位于微孔内部且受到向滤袋内部方向的支撑,在竖直抖动过程中也能抖落下来,并结合喷射气流作用吹出,并且多维度的冲击有助于结块的粉尘破碎,减小粉尘与滤袋表面的附着力,因此清灰效率和清灰效果有所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