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4832阅读:20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氧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医用氧气过滤器。
氧气过滤器是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氧气管道上的装置,主要作用是滤去氧气中的杂质,保证进入氧合器的氧气达到一定的纯洁度,防止氧气中的杂质进入进行氧合的血液。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氧气过滤器是由一对对称的带有通气口的扁圆形外壳中间夹一层过滤纸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①过滤纸强度低,易破损,破损后也不易发现。②怕潮湿,消毒处理条件要求高。③为一次性使用,浪费较大。且成本高,每个约5美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强度高,不易破损,容易消毒,可多次使用的氧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氧气过滤器,包括一对带有通气口的扁圆形外壳(1)和一块过滤层(3),其特殊之处是所述过滤层是微钛粉末滤板,且周边套有一环形密封圈(2)。
上述措施中过滤板的厚度可以是0.5~1.5mm,过滤板上的最大孔径可以是11.00~13.00μm。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半剖示意图。
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氧气过滤器,是由一对带有通气口的扁圆形外壳(1)中间夹一块过滤板(3)组成。过滤板的周边套有一个环形密封圈(2),以加强密封效果。密封圈最好用天然橡胶或乳酸或硅胶制成。扁圆形外壳(1)的圆顶中央有通气口,一端为进气口(6),另一端为出气口(5)。外壳由有机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两外壳的内壁上各有4~6个隔板(4),可分流气流。两扁圆形外壳是以扣合的方式安装,以粘合的方式封闭。过滤板(3)用微钛粉末采用轧制的方法制成。最好一面用细的微钛粉末,一面用粗的微钛粉末轧制成。过滤板的过滤精度由细面孔径的大小控制。过滤板的最大孔径为11.00~13.00μm,过滤精度为0.05~0.20μm。安装过滤板时,细面对出气口(5),粗面对进气口(6),使用时,将进气口与氧气瓶连通,出气口与氧合器连通。氧气经进气口通过过滤器进入氧合器。多次使用后,可用氧气对过滤器进行反冲,达到清洗的目的。
经试验,该实用新型中过滤板的透气性能为1.6×10-3L/cm2,分/mm水柱。耐压强度为15~20kg/cm2。
相比现有技术,该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①过滤板耐压强度高,不易损坏,安全系数高。
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无味、不产生化学反应和污染;阻力小、流量大,过滤效果好,附合临床要求。
③易清洗、易消毒,可多次使用,成本低、价格仅为进口同类装置的1/2~2/3。
权利要求1.一种氧气过滤器,包括一对带有通气口的扁圆形外壳(1)和夹在两个扁圆形外壳中间的过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是微钛粉末滤板,周边套有一环形密封圈(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板(3)的厚度是0.5~1.5mm,过滤板的最大孔径是11.00~13.00μm。
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过滤器,主要用于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对氧气进行过滤,以除去氧气中的杂质。它的特点是用微钛粉末制成过滤板,周边套有一环形密封圈,这种过滤板的最大孔径是11.00~13.00μm,过滤精度是0.05~0.20μm,过滤板的透气性能为1.6×10
文档编号B01D46/10GK2058109SQ89215609
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6日
发明者郑国强, 宋春福, 邱二宝 申请人: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