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简易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057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控简易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净水器。
90219746.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全自动压力净水器”,该装置的结构为滤筒被一过滤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上部由隔板分成若干滤池,均通过滤板下部的清水池连通,每个滤池上部装有一个进水电磁阀和排污电磁阀,并采用PC程序控制机控制,由此实现滤料的自动清洗和整个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该装置存在电磁阀动作缓慢不可靠,结构复杂,不适合于家庭、小型单位(如船舶)以及无电能、有磁场干扰等环境使用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适用范广的简易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过滤器及控制阀通过连接管连接而成。过滤器的滤筒由滤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滤池,下部为清水池,滤池又被一隔板分为两部分,通过下部的清水池连通。控制阀是一个三位转动集成阀,由活塞套、活塞、手柄等组成,活塞套上有进水口、排污口及出水口,活塞在活塞套中可通过手柄实现转动,活塞上开有槽腔和通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三位转动集成阀及滤池串联式结构,因而使其结构紧凑,动作准确,处理效果好,且适用范围广泛,只需与相应的水泵配合即可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附图2为
图1的E—E向视图;附图3为流程示意图;附图4为供水时活塞位置图;附图5为排污时活塞位置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祥细说明。

图1、图2所示,滤筒3的上端有盖板1,滤筒由覆盖有滤网7的滤板8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由隔板15分成两个对称的滤池4,下部为清水池13,两滤池通过下部的清水池连通,滤池内装有滤料5,滤池下部设有排料口14。控制阀通过与滤池连通的连接管2及与清水池连通的连接管12与滤筒连接,控制阀是一个三位转动集成阀,在其活塞套17上有分别对应于两个滤池且相对的进水口11、排污口10及位于中间的出水口9,活塞16在活塞套中通过手柄6实现转动,活塞对应两进水口和排污口的径向截面上开有槽腔18、20,对应出水口的径向截面上开有通孔19,通孔呈90°(见图4)。
图3~图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中A、B为滤池,C为清水池,a1、b2为进水口,a2、b1为排污口,c为出水口。如图4所示,当其处于供水状态时,两个滤池的进水口a1、b2同时接通进水,排污口a2、b1不通,出水口c接通出水。如图5所示,当其处于排污状态时,滤池A的进水口a1接通进水,排污口a2不通,滤池B的进水口b2不通,排污口b1接通出污水,出水口c不通,即由滤池A进水清洗,经滤池B排出污水。反之,也可由滤池B进水清洗,经滤池A排出污水。
权利要求1.一种手控简易净水器,由过滤器及控制阀通过连接管连接而成,过滤器的滤筒由滤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滤池,下部为清水池,滤池又被一隔板分为两个滤池,两滤池通过下部的清水池连通,其特征在于控制阀是一个三位转动集成阀,在其活塞套上有进水口,排污口及出水口,活塞在活塞套中通过手柄实现转动,活塞上开有槽腔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活塞套上的进水口、排污口分别对应于两个滤池且相对设置,出水口位于两进水、排污口的中间;活塞上的槽腔开在对应于进水口和排污口的径向截面上,通孔开在对应于出水口的径向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呈90°。
专利摘要一种手控简易净水器, 由过滤器及控制阀通过连接管连接而 成,过滤器的滤筒由滤板分为上下两 部分,上部为滤池,下部为清水池,滤池 又被一隔板分为两个滤池,两滤池通 过下部的清水池连通,其特征在于控制阀是一个三位转动集成 阀,在其活塞套上有进水口、排污口及出水口,活塞在活塞套中 通过手柄实现转动,活塞上开有槽腔和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 紧凑,动作准确,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01D24/02GK2249121SQ96234020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5日
发明者邓中卫 申请人:邓中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