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142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自来水水质装置,即净水器。
在已有技术中,自来水净水器多由滤筒和与滤筒相接的进水接头及出水接头。自来水经进水接头进入滤筒,再从出水接头流出得到净化,其缺点是仅有净化水出口,非饮用的生活用水也用净水,加速了滤材消耗和滤网的损坏。同时更换滤材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分别出净水和原水的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净水器包括筒体和与筒体相通的进水接头及出水接口。筒体由罩在一起的内滤筒和外滤筒构成,内、外筒之间有过水空间,内滤筒上端有与过水空间相通的进水孔。进水接头穿过外套筒与过水空间相通。出水口分为两个,一个为自来水出水接口,并穿过外套筒与过水空间相通,另一个为净水出水接口穿过外套筒与内滤筒底端相通。内滤筒内有组合滤芯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净水器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在出水接口上直接拧接水龙头,则可同时或分别使用净水和原水。2.采用外套筒和内滤筒与底座拧接式结构,即更换滤网方便,又便于填加过滤材料。3.内滤筒容量大,过滤层可设置净化层、磁化层、矿化层、营养层,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净水器结构简图;图2是
图1俯视结构简图。
参见
图1,净水器由圆盘形底座1、套在一起并同时拧在底座1上的圆筒形内滤筒2和外套筒3构成,内、外筒间有环形过水空间4。进水接头5拧接在底座1上,通过孔道9与过水空间4相通。净水出水接口6也拧在底座1上并通过孔道10与内滤筒2底孔11接通。内滤筒2上端有与过水空间4接通的进水孔7。
参见图2,一自来水出水接口8与底座1拧接,也通过另一孔道9与过水空间4相通。
安装时,进水接头5直接拧在自来水管道上,水龙头分别拧在自来水出水接口8和净水出水接口6上。自来水经进水接头5、孔道9,进入环状过水空间4,在过水空间4内,一部分自来水经孔道9流入自来水出水接口8,另一部分自来水经进水孔7进入内滤筒2,经过滤从底孔11、孔道10流入净水出水接口6。所以可通过自来水出水接口8和净水出水接口6上的水龙头可方便地取用净水和原水,本净水器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内滤筒2内有组合滤芯层,存有滤芯材料(图中略)。过滤层由超细滤膜、碳毡、不锈钢网、碳环、中药层、杀菌剂等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器,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壁相通的进水接头(5)及出水接口,其特征在于筒体由罩在一起的内滤筒(2)和外套筒(3)构成,内、外筒之间有过水空间(4),内滤筒(2)上端有与过水空间(4)相通的进水孔(7),进水接头(5)穿过外套筒(3)与过水空间(4)相通,出水接口分为两个,一个为自来水出水接口(8)穿过外套筒(3)与过水空间(4)相通,另一个为净水出水接口(6)穿过外套筒(3)与内滤筒(2)底端相通,内滤筒(2)内有组合滤芯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内、外筒(2)、(3)拧接在一底座(1)上进水接头(5)和自来水出水接口(8)均拧接在底座(1)侧壁上并通过一孔道(9)与过水空间(4)相通,净水出水接口(6)也拧接在底座(1)侧壁上并通过孔道(10)与内滤筒(2)底端接通。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内、外筒(2)、(3)为圆筒状,底座(1)为圆盘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水质的净水器。它由拧接在底座上的内滤筒、外套筒和拧接在底座上的进水接头及拧接在底座上的净水接口、原水接口构成,内外筒之间有过水空间,均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口相通,净水接口与内滤筒底端相通。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对水进行净水、磁化、矿化、营养化等功能。
文档编号B01D35/04GK2287996SQ9721311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1日
发明者朱志坚 申请人:朱志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