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1768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浓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密机,属矿石选矿技术领域。
目前,冶金矿山所用浓密机多为普通中心传动浓密机,由于溢流堰结构不合理,给矿套筒过短,刮浆耙结构不合理想等原因,容易造成跑浑,造成有用矿物的浪费,而且处理能力低。要想提高处理能力,主要是更换同结构的大规模浓密机,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基建周期长,投资高,跑浑现象仍未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跑浑现象,减少矿液浪费,从而能提高处理能力的浓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这种浓密机,由传动装置1,动力装置2,支撑安装两装置的大梁4,位于大梁下方并与其连接的筒体13,与该筒体内壁连接的外溢流堰5,套装在传动装置1转轴14上的给矿套筒7,与该给矿套筒相通的给矿管15,与转轴14下部连接的刮浆耙8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筒体13内设与其内壁连接,其上端高于外溢流堰、下端向下延伸的内溢流堰11。
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内溢流堰11的上端比外溢流堰5高50~100mm,下端向下延伸至离筒体底500~2000mm。
优选方案之二是,所述刮浆耙的耙齿9在耙杆上的安装位置按阿基米德螺线的规律排列,耙齿9是弯曲的,其弯曲的曲率半径,随阿基米德螺线轨迹变化。
优选方案之三是,所述给矿管15位于筒体13的上端面以下,它的一端与给矿套筒7的侧壁相通,另一端穿过内溢流堰11和筒体13后,连接了与其相通的脱气槽16。一般给矿管15位于筒体上端面以下380~450mm。
优选方案之四是,所述给矿套筒的下端向下延伸400~600mm在它的出口下方设与其连接的受料盘17。
优选方案之五是,所述外溢流堰5为锯齿状。
工作原理是,启动动力装置2,该装置带动中心传动装置1转动,并通过转轴14带动刮浆耙8回转,矿浆经给矿管和给矿套筒给入,全部经内溢流堰自由沉降,矿浆在沉降过程中经过自由沉降区和压缩区进入耙子区。防止了矿浆直接扩散到外溢流堰5而造成的跑浑。沉降于耙子区的矿浆受刮浆耙的压力,进一步浓缩,并通过刮浆耙将矿浆逐渐刮向池中心,再经排矿口10排出。上部是澄清区,得到的是澄清水,澄清水经外溢流堰5上端流到溢流槽6内,所有的澄清水均经溢流槽6排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内设上端高于外溢流堰、下端向下延伸的内溢流堰11,矿浆加入后,矿浆全部经该内溢流堰下端流出,延长了矿浆的运动过程,增加了矿粒的沉降时间,使附着在气泡上的精矿不易溢出,避免了因矿浆直接到达外溢流堰而造成的跑浑。跑浑现象的减少,就能允许矿浆不间断地经给矿管和给矿套筒7输送到浓密机内,从而扩大了浓密机的处理能力。
刮浆耙的耙齿9按阿基米德螺线排列安装,其曲率半径随阿基米德螺线轨迹变化,使矿浆在运动过程中不但受一个向中心“收”的作用,而且还受一个向中心“挤”的作用,矿浆进入排矿口的速度加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处理矿浆的能力。
将给矿管设在筒体上端面以下(一般38~450mm),消除了矿浆给入后的余压作用,使矿浆在液面以下均匀给入,不破坏澄清层,同时,避免了脱气后的矿浆再次混入空气。而现有的浓密机,给矿管15(


图1所示)位于澄清区及澄清区以上,矿浆由泵打入后,矿浆的余压冲击液面,破坏了澄清层,造成跑浑。增加脱气槽16后,矿浆在经脱气槽时暴露在空气中,有效地脱除了溶解在矿浆中的空气,避免了跑浑现象。因为矿浆直接给入后,使溶解在矿浆中的空气容易形成气泡,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沉降过程中受浮力作用,呈“降落伞”状下落,速度较慢,易于跑浑。
给矿套筒7下端向下延伸40~600mm,达沉降层上方,其出口下方设与其相连的受料盘17后,使矿浆沿给矿套筒先落到受料盘上,并从给矿套筒和受料盘的空隙中以瀑布式给入,既避免堵塞现象,又减少了矿浆落差和冲击力,减少了对底部矿浆的冲击,便于矿浆的沉淀,减少了跑浑,提高了处理能力。
外溢流堰5改为锯齿状后,避免了因安装不平等原因,局部排水造成的抽吸现象,减少了悬浮物外流,进一步避免了跑浑现象。
附图图面说明。
图1-现有浓密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刮浆耙8中耙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筒体及内、外溢流堰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1,参考图2。动力装置2和中心传动装置1固定安装在大梁4上,扶手3的下端与大梁4固定连接。筒体13的上端与大梁4的下端面焊接,外溢流堰5焊接在筒体4内壁上部的圆周上,该外溢流堰与筒体13内壁之间形成了溢流槽6。内溢流堰11为圆筒状,它的下端面离筒体底500~2000mm(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任一高度),并经固定在筒体13内壁上的支座12支撑。其上端面比外溢流堰5的上端面高50~100mm(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任一高度),并与大梁4焊接。中心传动装置1经转轴14与刮浆耙8连接,耙齿9固定安装在它的耙杆上。给矿套筒7经螺栓连接固定在大梁4上,它的底上有若干个网孔18,给矿管15斜插到给矿套筒7上。工作原理如前所述。
实施例2,参考图3、图4。这是一个在实施例1基础上改进的浓密机,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是,对刮浆耙8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耙齿9在耙杆上按阿基米德螺线轨迹排列固定,耙齿9的弯曲曲率半径随阿基米德螺线轨迹变化,如图4所示,图中的虚线代表阿基米德螺线。改进之二是,将给矿管15设在筒体上端面以下,离筒体上端面的距离为380~450mm(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任一高度),它的一端与给矿套筒7相通,另一端穿过内溢流堰11和筒体13后连接了一脱气槽16,并与其相通。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矿浆的加入是通过脱气槽和位于筒体上端面以下的给矿管15给入的,因此,矿浆经脱气槽16后,脱出了位于矿浆内的空气,避免了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造成跑浑现象。矿浆经位于筒体上端面以下的给矿管加入后,消除了矿浆余压对液面的冲击,使澄清层不能被破坏,减少了跑浑,同时避免脱气后的矿浆再次混入空气。所述刮浆耙进行改造后,使矿浆在运动过程中不但受一个向中心“收”的作用,而且还受一个中心“挤”的作用,因此,提高了处理矿浆的能力。与实施例1相比,跑浑现象减少,处理矿浆的能力提高。
实施例3,参考图3、图5、图6。这种浓密机的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也有两点。之一是,给矿套筒7向下延伸了40~600mm(根据需要任择其中任一高度),在它的出口下方固定连接了一个受料盘17,该受料盘与给矿套筒7之间有缝隙之二是,外溢流堰为锯齿状。工作原理也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但由于给矿套筒作了以上改进,矿浆由给矿套筒进入筒体底部时,先经受料盘17缓冲后,再由空隙以瀑布式给入,避免了矿浆从高处落下对底部矿浆的冲击,减少了跑浑。外溢流堰改为锯齿状后,避免了安装不平等原因,局部排水造成的抽吸现象,减少了悬浮物外流,进一步避免了跑浑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浓密机,它由中心传动装置(1),动力装置(2),支撑安装两装置的大梁(4),位于大梁下方,并与其连接的筒体(13),与该筒体内壁连接的外溢流堰(5),套装在传动装置(1)转轴(14)上的给矿套筒(7),与该给矿套筒相通的给矿管(15),与转轴(14)下部连接的刮浆耙(8)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13)内,设与其内壁连接其上端高于外溢流堰、下端向下延的内溢流堰(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内溢流堰(11)的上端比外溢流堰(5)高50~100mm,下端向下延伸至离筒体底500~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刮浆耙(8)的耙齿(9),在耙杆上的安装位置按阿基米德螺线的规律排列,耙齿(9)是弯曲的,其弯曲的曲率半径随阿基米德螺线轨迹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给矿管(15)位于筒体(13)的上端面以下,它的一端与给矿套筒(7)的侧壁相通,另一端穿过内溢流堰(11)和筒体(13)后,连接了与其相通的脱气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给矿管(15)位于筒体(13)的上端面以下,它的一端与给矿套筒(7)的侧壁相通,另一端穿过内溢流堰和筒体(13)后,连接了与其相通的脱气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给矿套筒(7)的下端向下延伸400~600mm,在它的出口下方设与其连接的受料盘(1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矿筒的下端向下延伸400~600mm,在它的出口下方设与其连接的受料盘(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溢流堰(5)为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浓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溢流堰(5)为锯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属矿石选矿技术领域。它由中心传动装置1,动力装置2,大梁4,筒体13,外溢流堰5,转轴14,刮浆耙8等组成。特点是,在筒体13内增加了一个上端高于外溢流堰5、下端向下延伸的内溢流堰11,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跑浑少,减小浪费,处理能力大等特点,是选矿工艺中所应用的一种理想设备。
文档编号B01D21/02GK2335687SQ9723233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云龙, 于建环, 徐兆令, 林志军 申请人:张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