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酸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6451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石酸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化学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酸溶器。
【背景技术】
[0002]为获取矿石、化石样品,常使用酸液(氯酸、氢氟酸、醋酸等),来溶蚀围岩,将不能溶于酸的矿石、化石收集。所使用方式较为简陋,比如使用烧杯、水桶等简易设备,直接放入岩石,倒入酸液处理。这些方式难以防止酸液的挥发,对废液收集处置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样品的收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石酸溶器,旨在解决实验室使用酸液溶蚀围岩后,废液和岩石的收集处理困难的问题。
[0004]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石酸溶器为圆柱状,容器分为三层,最内层为内胆,内胆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内胆的内层套置在外层上,内层与外层相互独立,内层上设置有酸液入口,内层的底部设置有纱网,内层上部设置有提手;中间层为废液存储空间,废液存储空间设置有清洗液入口 ;最外层为废液处理空间,废液处理空间底部设置有废液流出口,岩石酸溶器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注水口、注酸口、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中间,所述的注酸口设置在内层与内胆对应,所述的注水口设置在外层与废液处理空间对应。
[0005]进一步,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内胆的内层和外层的底部都设置有圆形小孔。
[0006]进一步,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内胆的内层设置有卡挡,提手转动至卡挡位置时内层和外层底部的圆形小孔对齐。
[0007]进一步,所述的清洗液入口设置在废液存储空间的底部。
[0008]进一步,所述的废液存储空间的底部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与下层相互独立并紧密贴合。
[0009]进一步,所述的废液存储空间底部的上层和下层都设置有圆形小孔。
[0010]本发明的岩石酸溶器能够快速的将岩石和废酸液分离,便于岩石和废酸液的收集,方便清洗,同时能够防止酸液的挥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石酸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石酸溶器的俯视图;
[0013]图中:1、内胆;1-1、纱网;1_2、提手;2、废液存储空间;2_1、转动爪;3、废液处理空间;3-1、废液流出口 ;4、盖板;4-1、注水口 ;4-2、注酸口 ;4-3、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岩石酸溶器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石酸溶器为圆柱状,容器分为三层,最内层为内胆1,内胆I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内胆I的内层套置在外层上,内层与外层相互独立,内层上设置有酸液入口,内层的底部设置有纱网1-1,内层I上部设置有提手1-2 ;中间层为废液存储空间2,废液存储空间2设置有清洗液入口 ;最外层为废液处理空间3,废液处理空间3底部设置有废液流出口 3-1,岩石酸溶器顶部设置有盖板4,盖板4上设置有注水口 4-1、注酸口 4-2、排气口 4-3,所述的排气口
4-3设置在中间,所述的注酸口 4-2设置在内层与内胆I对应,所述的注水口 4-1设置在外层与废液处理空间3对应。
[0017]进一步,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内胆I的内层和外层的底部都设置有圆形小孔。
[0018]进一步,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内胆I的内层设置有卡挡,提手转动至卡挡位置时内层和外层底部的圆形小孔对齐。
[0019]进一步,所述的清洗液入口设置在废液存储空间2的底部。
[0020]进一步,所述的废液存储空间2的底部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与下层相互独立并紧密贴合。
[0021]进一步,所述的废液存储空间2底部的上层和下层都设置有圆形小孔。
[00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23]将试验样品从岩石酸溶器的顶部放入内胆I中,盖上盖板4,从注酸口 4-2向内胆I注入酸液,酸液溶蚀围岩,反应产生的气体从排气口 4-3排出,提起提手1-2,可以将内胆提出,转移酸液处理后获得的矿石、化石样品,废液流入废液存储空间2,从废液存储空间2流入废液处理空间3,从注水口 4-1向废液处理空间3注水进行清洗。
[0024]本发明的岩石酸溶器能够快速的将岩石和废酸液分离,便于岩石和废酸液的收集,方便清洗,同时能够防止酸液的挥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岩石酸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石酸溶器为圆柱状,容器分为三层,最内层为内胆,内胆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内胆的内层套置在外层上,内层与外层相互独立,内层上设置有酸液入口,内层的底部设置有纱网,内层上部设置有提手;中间层为废液存储空间,废液存储空间设置有清洗液入口 ;最外层为废液处理空间,废液处理空间底部设置有废液流出口,岩石酸溶器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注水口、注酸口、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中间,所述的注酸口设置在内层与内胆对应,所述的注水口设置在外层与废液处理空间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内胆的内层和外层的底部都设置有圆形小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内胆的内层设置有卡挡,提手转动至卡挡位置时内层和外层底部的圆形小孔对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液入口设置在废液存储空间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存储空间的底部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与下层相互独立并紧密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酸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存储空间底部的上层和下层都设置有圆形小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酸溶器,该岩石酸溶器为圆柱状,容器分为三层,最内层为内胆,内胆分为内外两层,内胆的内层套置在外层上,内层与外层相互独立,内层上设置有酸液入口,内层的底部设置有纱网,内层上部设置有提手;中间层为废液存储空间,废液存储空间设置有清洗液入口;最外层为废液处理空间,废液处理空间底部设置有废液流出口,岩石酸溶器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注水口、注酸口、排气口,排气口设置在中间,注酸口设置在内层与内胆对应,注水口设置在外层与废液处理空间对应。本发明的岩石酸溶器能够快速的将岩石和废酸液分离,便于岩石和废酸液的收集,方便清洗,同时能够防止酸液的挥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IPC分类】B01L3-00
【公开号】CN104785307
【申请号】CN201510143618
【发明人】焦德光, 王国彦, 熊继华
【申请人】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