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解剖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678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生物学科解剖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学科实验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学科解剖台。
【背景技术】
[0002]在初中的生物学科中,学生们接触到各种动植物的学习,在实验环节,还需要对动植物进行解剖,动物类如蚯蚓、青蛙等,植物类如花生等。在动物的解剖过程中,动物身上粘滑给解剖带来不便,解剖时动物的血液等液体也不利于解剖的进行,初学的学生们不能很好的完成解剖,有时还会弄伤自己。在植物的解剖过程中,花生等的切片必须很薄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花生大多都很小,切片对学生来说难度很高;现有技术的解剖台大多为实验桌,清洁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生物学科解剖台,能用于动植物的解剖,操作安全性高,尤其适合初学者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生物学科解剖台,包括解剖台本体、动物解剖面、吸水槽、吸水棉圈、多根侧插槽、多根侧插杆、多组动物捆绑组件、固定夹板、滑动槽、滑动球、滑动夹板及低温控制片;所述的动物解剖面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一侧部,所述的动物解剖面的上端面与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吸水槽嵌入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所述的吸水槽围绕在所述的动物解剖面的边缘处,所述的吸水棉圈嵌入在所述的吸水槽内;所述的多根侧插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边缘处,所述的侧插槽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厚度,所述的多根侧插杆分别活动插接在所述的多根侧插槽内;所述的多组动物捆绑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多根侧插槽与所述的动物解剖面之间,所述的动物捆绑组件包括钩拉环、绑定绳及抽拉杆;所述的绑定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钩拉环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的钩拉环套在所述的侧插杆上,所述的绑定绳的中部环绕呈环形并套在动物身上,所述的抽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绑定绳的中部;所述的固定夹板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位于所述的吸水槽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所述的滑动夹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滑动球连接在所述的滑动槽上,位于所述的固定夹板的一侧,所述的滑动夹板沿所述的滑动槽滑动,所述的滑动槽分别与所述的固定夹板及滑动夹板垂直;所述的低温控制片嵌入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内,位于所述的动物解剖面的正下方。
[0006]上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中,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撑高台,所述的多个撑高台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
[0007]上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中,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边缘处设有载玻片槽,位于所述的吸水槽与所述的固定夹板之间,所述的载玻片槽向下凹陷设置。
[0008]上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中,所述的固定夹板及滑动夹板上分别设有防滑垫,所述的防滑垫相对设置,且所述的防滑垫的端部设有弧形凹陷。
[0009]上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中,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设有悬挂绳,所述的悬挂绳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端部。
[0010]本实用新型可随意移动,携带、存放和清洗都较方便,将动植物分开解剖,干净卫生,动植物可先固定后解剖,降低解剖难度,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物学科解剖台的俯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物学科解剖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4]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生物学科解剖台,包括解剖台本体1、动物解剖面2、吸水槽3、吸水棉圈4、多根侧插槽5、多根侧插杆6、多组动物捆绑组件、固定夹板7、滑动槽8、滑动球9、滑动夹板10及低温控制片11 ;所述的动物解剖面2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一侧部,所述的动物解剖面2的上端面与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吸水槽3嵌入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上,所述的吸水槽3围绕在所述的动物解剖面2的边缘处,所述的吸水棉圈4嵌入在所述的吸水槽3内;所述的多根侧插槽5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边缘处,所述的侧插槽5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厚度,所述的多根侧插杆6分别活动插接在所述的多根侧插槽5内;所述的多组动物捆绑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多根侧插槽5与所述的动物解剖面2之间,所述的动物捆绑组件包括钩拉环12、绑定绳13及抽拉杆14 ;所述的绑定绳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钩拉环12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的钩拉环12套在所述的侧插杆6上,所述的绑定绳13的中部环绕呈环形并套在动物身上,所述的抽拉杆14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绑定绳13的中部;所述的固定夹板7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上,位于所述的吸水槽3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槽8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上,所述的滑动夹板10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滑动球9连接在所述的滑动槽8上,位于所述的固定夹板7的一侧,所述的滑动夹板10沿所述的滑动槽8滑动,所述的滑动槽8分别与所述的固定夹板7及滑动夹板10垂直;所述的低温控制片11嵌入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内,位于所述的动物解剖面2的正下方。
[0015]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底部设有多个撑高台15,所述的多个撑高台15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上,可将解剖台本体I的底端撑高,防止平放时底部由于潮湿而细菌滋生。
[0016]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边缘处设有载玻片槽16,位于所述的吸水槽3与所述的固定夹板7之间,所述的载玻片槽16向下凹陷设置,可用于嵌入载玻片,便于将解剖后的组织放到载玻片上。
[0017]所述的固定夹板7及滑动夹板10上分别设有防滑垫17,所述的防滑垫17相对设置,且所述的防滑垫17的端部设有弧形凹陷,防滑垫17可防止在解剖时花生等植物滑动,手部无需直接捏住植物,操作更安全,弧形凹陷也能适应花生等圆球状植物,更好的夹稳植物。
[0018]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上设有悬挂绳18,所述的悬挂绳18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I的端部,可使解剖台本体I悬挂放置,便于晾干和存放,减少占用空间。
[0019]在进行动植物的解剖实验时,动物放在动物解剖面2上,动物的头尾或四肢可通过绑定绳13绑定在侧插杆6之间,动物固定后降低解剖的难度,解绑的时候只需从侧插杆6上取出钩拉环12,再拉动抽拉杆14将绑定绳13从动物身上松开即可,通过低温控制片11可保持动物解剖面2的温度,避免受到外界、手部和动物的体温影响;花生等植物可夹在固定夹板7和滑动夹板10之间,滑动夹板10沿滑动槽8滑动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植物,手捏住固定夹板7和滑动夹板10即可固定植物进行切割,使用更安全。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随意移动,携带、存放和清洗都较方便,将动植物分开解剖,干净卫生,动植物可先固定后解剖,降低解剖难度,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生物学科解剖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解剖台本体、动物解剖面、吸水槽、吸水棉圈、多根侧插槽、多根侧插杆、多组动物捆绑组件、固定夹板、滑动槽、滑动球、滑动夹板及低温控制片;所述的动物解剖面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一侧部,所述的动物解剖面的上端面与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吸水槽嵌入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所述的吸水槽围绕在所述的动物解剖面的边缘处,所述的吸水棉圈嵌入在所述的吸水槽内;所述的多根侧插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边缘处,所述的侧插槽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厚度,所述的多根侧插杆分别活动插接在所述的多根侧插槽内;所述的多组动物捆绑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多根侧插槽与所述的动物解剖面之间,所述的动物捆绑组件包括钩拉环、绑定绳及抽拉杆;所述的绑定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钩拉环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的钩拉环套在所述的侧插杆上,所述的绑定绳的中部环绕呈环形并套在动物身上,所述的抽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绑定绳的中部;所述的固定夹板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位于所述的吸水槽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所述的滑动夹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滑动球连接在所述的滑动槽上,位于所述的固定夹板的一侦牝所述的滑动夹板沿所述的滑动槽滑动,所述的滑动槽分别与所述的固定夹板及滑动夹板垂直;所述的低温控制片嵌入设置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内,位于所述的动物解剖面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撑高台,所述的多个撑高台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边缘处设有载玻片槽,位于所述的吸水槽与所述的固定夹板之间,所述的载玻片槽向下凹陷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夹板及滑动夹板上分别设有防滑垫,所述的防滑垫相对设置,且所述的防滑垫的端部设有弧形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科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剖台本体上设有悬挂绳,所述的悬挂绳活动连接在所述的解剖台本体的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学科解剖台,包括解剖台本体、动物解剖面、吸水槽、吸水棉圈、侧插槽、侧插杆、动物捆绑组件、固定夹板、滑动槽、滑动球、滑动夹板及低温控制片;动物解剖面设在解剖台本体侧部,吸水槽嵌在解剖台本体上,吸水棉圈嵌在吸水槽内;侧插槽分布在解剖台本体上,侧插杆插在侧插槽内;动物捆绑组件连接在侧插槽与动物解剖面之间,动物捆绑组件包括钩拉环、绑定绳及抽拉杆;固定夹板设在解剖台本体上,滑动槽设在解剖台本体上,滑动夹板通过滑动球连在滑动槽上,低温控制片嵌在解剖台本体内。本实用新型可随意移动,携带、存放和清洗都较方便,将动植物分开解剖,干净卫生,降低解剖难度,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IPC分类】B01L9-02
【公开号】CN204485910
【申请号】CN201520179103
【发明人】张威
【申请人】张威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